返回

第54章 跃迁的时代,自断羽翼?(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章 跃迁的时代,自断羽翼?(求月票) (第1/3页)

    相比于其他琐碎之事,这事关迁都的大事自然而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定下来。

    纵使是有着顾霖在其中斡旋。

    但各方利益仍旧是不会放弃。

    其实这也是辉煌的弊端,当朝堂之上的一个个大臣都有着足够的能力之时,随着如今外敌的覆灭,这些人自然而然要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动。

    人性本争,甚至就连顾氏之中都有人想要将都城迁往河北。

    更别说其他人了。

    此事,注定需要长时间的拉扯。

    时间匆匆而去。

    随着各地平叛的相继结束,整个天下也终是再次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平稳期。

    大宋的经济模式,朝着四方而扩散。

    顾氏真的已经准备了太多太多。

    千年下来的底蕴,一代代人从下到上的渗透,让顾氏对于整个天下各地的形势都了如指掌,这同样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到来。

    通过御史台强大的底蕴以及顾氏的名望。

    顾霖完全可以让种种制度在整个天下快速的实行起来。

    “工坊区”、“地方特色”融入商道。

    这一切都可谓是水到渠成。

    在这次的乱世之中,先人已经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经验。

    而随着官学的再次确认。

    整个天下,更是最为快速的步入到了正轨之中。

    当然,这其中倒也是有着不少的麻烦。

    各个学派之中终究是有一些腐朽之辈,不愿去适应新时代的浪潮,打着“大义”的名头选择隐居山林,包括不少的儒门家族此时也是纷纷不愿接受安排。

    此事对于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其中自然是以孔家为尊。

    孔家的地位,其实与九州儒家的地位息息相关。

    如今顾学要彻底的取缔儒家,这对于他们的影响那自然是远超旁人想象。

    但可惜的就是他们闹不出来什么风波。

    无论是从各个方面,他们如今都不可能扛得住这滚滚而来的大势。

    顾氏学院的基础已经深耕在九州各地了,如今甚至是在朝着海外不断的扩散,再加上孔家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同样也不是什么秘密。

    作为得利最多之人。

    有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分食孔家留下来的蛋糕。

    他们又岂能敌得过这滚滚而来的大势?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在经过一系列的争斗之后,这定都之事也是终于被敲了下来。

    并非是顾易当初所设想的单独一都。

    而是经过各方考量过后的四京制度。

    定南京应天府为首都。

    改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三处之地为陪都。

    这并非是妥协,而是顾霖在洞察了所有明争暗斗与利害关系后,最为妥善的决定。

    留东京开封府乃是安抚旧有勋贵与东南利益集团的必要之举。

    此举明确宣告,并非抛弃百年根基,而是拓展帝国的中枢网络。

    开封依旧保留其繁华与部分政治功能,使得依赖漕运和旧有产业的势力得以喘息,不至于狗急跳墙,极大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而立北京大名府则是为北疆实际的军政枢纽。

    漠北草原,乃至整个辽东半岛。

    这些疆域都需要管辖。

    如今的时代可并非是信息传输便捷的现代,而要想妥善的控制好这些疆域,也必须要保证信息的传统,朝廷自是不可能一切都靠着海运来行事。

    而这同样也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复西京河南府以及南京应天府之地位,则是兼顾历史传统与地理平衡。

    洛阳乃天下之中,有山河之固,可作为经营西方与关中的据点;商丘乃赵宋龙兴之地,尊其地位有笼络旧臣、强调法统之意。

    应天府自然便是因为整体的合适。

    这个问题甚至就连顾易都能看的出来,如今朝中这些个能够名垂青史之人自然而然也是看的出来。

    而这也是当前最为适合大宋的道路。

    对于这一切,顾易自然是不会干涉,他真正关注的人其实还是完颜阿骨打。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的完颜阿骨打仍旧是在北疆之地。

    顾易倒也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将完颜阿骨打留在中原,彻底断绝了将来的一切可能性。

    但在犹豫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杀自然是不可能杀的。

    完颜阿骨打在此次的一统之战中大显威名,其身后可不仅仅有着女真各部落,还同样包括了不少的少数部落。

    且此人无罪。

    若是将其直接这么给杀了,定会让这些人与中原离心离德。、

    而且这样做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