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求月票) (第2/3页)
或可适当放宽民间造船与远航,于国于民,似为两便.”
一声声铿锵的声音不断在堂中响起。
这些人已经连续提议此事多日了。
说白了,就是想要顾霖彻底放开对于海贸的种种限制。
——比如.要经过漕运.要经过市舶司的审核等种种。
至于原因自然也很简单。
只是为了利益。
其实当前大宋的海贸体系已然是十分成熟,各地之间的商人通过漕运带动百姓,最后朝廷的管控之下统一入海。
这种体系所能够带来的效果,自然而然便会喂饱无数的百姓。
不仅仅是搬运货物包括漕运沿途的种种
这一切看似琐碎的事情其实都能够给无数的百姓带来一条活路。
而同样的,在合理的监管之下。
朝廷对于这一切同样也更加善于管控。
顾霖没法完全放开海运,包括顾易同样也不会准许他这样做。
如今的天下并非是大唐之时。
海运体系在经过数百年来发展后,已经渐渐成熟了起来,且不说所有人都能远行,但近海的贸易却是人人皆可染指。
若是彻底放开了海运,那以当前信息的管理速度而言。
那只会引起一个结果。
那就是民间财富的过盛,进而引起地方豪强的快速崛起,让九州再次回到了老路上。
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绝对不算什么好事。
而这些人想要让顾霖解除限制的原因自然同样也很简单。
无非是想免除掉一些漕运上的成本。
除此之外,再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
因为有着御史台再加上琉球海军的存在,如今顾氏对于海运的监管是十分严格的。
若非如此的话,这些人其实也不用一直来求顾霖。
换句话来说。
在他们看来,顾霖这同样也是断了他们所有的人财路。
看着面前的众人,顾霖的表情仍旧是十分平静。
他当然知道这几个人也只是代表罢了。
如今海运之中的利益实在太大,足矣让任何人心动了,这些人也只是代表罢了。
但他们无论背后站着任何人,顾霖都不可能答应此事。
他甚至都没有多说一句话。
直接摆了摆手。
当下,便立刻有人冲了进来,朝着一众官员做了个请的手势:“诸公,还请回吧。”
见到这幕,这一众官员的脸色也是立刻难看了起来。
但看着那已经重新拿起了奏疏的顾霖,这些人犹豫了片刻,终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废话,当即便一个接着一个的拂袖而去。
而就在当夜,应天府一处不起眼的宅邸内,白日里在冠军侯府碰壁的官员们再度聚首。
“顾公此举,实是断了天下人的财路啊!”江南出身的户部侍郎陈明远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满是愤懑,“东南海商,蜀中锦官,乃至北地皮货、江西瓷窑,谁不想将这货物直发海外,免去那漕运层层消耗与市舶司的严苛审核?”
“这其中的利差,何止倍蓰!”
“各地的那群黔首们.夺走了我们多少的利益?”
闻言,转运副使王璞显然是有些动怒了,重重放下茶盏,声音低沉:“他这便是那座横亘在吾等面前的大山!”
“搬不开,绕不过!”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年纪稍长、出身淮南世家的光禄寺少卿李守仁立刻骇然变色,急声制止:“慎言!慎言!”
“王兄岂可出此妄语!”
“顾氏五代治世,辅佐大宋百余载,其千载声望根基,更是早已深入九州四海,民间视若神明,岂是吾等可以撼动?”
“此念想都不可有!”
“当小心御史台的那些鹰犬!!!”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脸上皆浮现出无力与沮丧。
此话说的确实对。
面对如此根基的顾氏,他们就根本不知该如何撼动。
王璞也自知失言,颓然坐下。
整个房间之内就这样沉默了良久,但就在这一片寂静之中,吏部考功司郎中赵文渊却是忽的压低声音道了句:“顾公.终究是年事已高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