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围攻寿州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围攻寿州城 (第1/3页)

    八月初,后蜀的国书送到了开封,孟昶虽然丢了秦、凤四州,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态度依旧比较强硬。

    在信中自称“大蜀皇帝”,不仅没有俯首称臣的意思,反而指责后周无端开启战事。

    朝会上。

    柴荣龙颜大怒:“哼!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他孟昶好大的胆子!”

    史彦超出列行礼,说道:“臣请陛下增兵秦、凤,末将愿率军前往,趁势一举灭了那蜀国!免得那蜀国主孟昶给陛下添堵!”

    左谏议大夫王朴忙道:“不可,吓吓那孟昶就行,固镇的大军已经开拔回京,攻蜀的战事到此为止,不宜再大动干戈。那蜀国的使臣如今到了大梁,陛下不召见、也不答复他们求和,蜀国主自然就知道害怕。”

    史彦超不依不挠道:“蜀国的军队都是一群草包,一个月就拿下了秦、凤,打得蜀军嗷嗷直叫。听说那蜀国主昏庸无能,给臣精兵两万……不,一万足矣。臣定能替陛下把那蜀国主孟昶活捉到东京来!听说蜀国的花蕊夫人艳丽至极,颇得蜀主宠幸,一并捉来献给陛下!”

    枢密使魏仁溥轻喝道:“史都使,此乃朝会,不得无礼,退下!”

    史彦超这才悻悻而退。

    柴荣却并不斥责于他,对史彦超分外宽恕有容。这货虽然说话粗鲁,做事有些莽撞,但皇帝却很信任他的忠心。

    既然决定暂时把孟昶晾在一边,大伙儿当即不再去讨论蜀国的事。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攻打南唐的战事……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皇帝就考虑一统天下的事情,所以才会出了“为君难为臣不易”和“平边策”两道策论题目。

    当时王朴的主张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扬,并且以此为蓝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战事计划。

    这个月刚落下帷幕的攻蜀之战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今年初攻蜀也只是一个前奏,甚至也只算攻南唐的一个前期准备。

    关于攻打南唐的规划,经过朝堂上的一番激烈讨论,最终是定下了总体的方略,关于军队的调度、将领的安排也随之新鲜出炉。

    随后皇帝柴荣下令正式对南唐国开战。

    先是派遣宰相李谷先行,授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

    又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部署。

    再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几名大将率领禁军马步精锐同行。

    与此同时,吴越国使臣返回南方,带走了后周皇帝的诏书,让吴越国上下整军备战,一起攻打南唐国。

    后周朝廷又派使臣诏令荆南调兵参战。

    南唐不论是国力军队,还是文化经济,都是十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

    后周想要攻打南唐,绝不是像攻蜀一样,派几千禁军加上藩镇兵马就行。

    而且攻蜀的目标只是为了把秦、凤四州给收回来,顺带堵死后蜀的东出通道,只能算是局部的小规模战役。

    但后周对南唐的战役,那是奔着全面开战去的,最低也要拿下江北十四州,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之战首战。

    十天后。

    柴荣设宴为回朝的向训庆功,厚赏了袭衣、金带、银器、缯帛、鞍勒马,加检校太尉。

    又以左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王朴,为左散骑常侍,充端明殿学士,依旧权知开封府事。

    除了对南伐战事和朝中人员的安排,柴荣还把改造东京城的事提上了议程。

    后梁在汴州建都以来,东京大梁城逐渐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取代了原来洛阳的地位。

    但由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都城的建设远没有军事任务那么紧迫。而且国家财政都以打仗为先,东京城的建设始终被搁置一边。

    然而随着中原政权的逐渐稳定,东京的人口越来越多,不光有禁军和他们的家眷,还有很多往都城聚集的百姓,以及赶来做生意的商人。

    皇帝柴荣有着兼并天下的志向,但作为统一政权的国家首都,东京大梁城明显不太象样。

    内城稍微还好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