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权力的失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权力的失衡 (第3/3页)

作战,皇帝自然乐见其成。”

    “然而……”左从覃话音一转,“李将军两个月就打下秦、凤四州,再加上先前高平、忻口两场大战的功绩,您的能力早已毋庸置疑,现如今更是在禁军中身居高位。”

    “若是张驸马得了将军的支持,那李重进又如何挡得住?换而言之,皇帝又怎会放任殿前司一家坐大?”

    李奕顿时默然。左从覃说的这话很直白,但确实很有道理。

    实际上,他也有过这方面的猜测,只是不太确定皇帝的心思,现在听了左从覃的分析,倒是确定了内心的想法。

    李奕拱手一揖:“还请左道长指点一二,在下应该如何应对。”

    左从覃悠然啜了口茶,茶汤映出他深邃的笑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将军身在局中,却难免过于忧虑了。”

    “天下尚未一统,皇帝仍需要武夫们出力,日后还有很多仗要打,远未到卸磨杀驴的时候,以李将军打仗的能力,皇帝难道舍得弃之不用?”

    李奕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大概是因为自己心里一直不太安分,总想着柴荣死了之后自己该怎么做。说白了还是有些心虚的表现,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不免让自己过度紧张。

    但仔细想想,皇帝又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平日里的表现也很忠心,若是柴荣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哪里还会有历史上赵匡胤的崛起?

    当然前提是皇帝的身体还健康的情况下……人一旦知道自己活不长了,特别是皇帝这种生物,那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不过起码暂时自己还不用为这件事的发生而担心。

    “功高震主者危,名满天下者谤。”左从覃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自从周国当今皇帝即位以来,有数的几场战事都有将军参与,而且次次都有大功。自古以来,如您这般年纪的武将,功劳和地位能与您相比的,又有多少?”

    “以将军如今的身份地位,不用急着更进一步,反倒是要稳固根基为重。这次周国攻伐江南,皇帝亲征不带将军,未必是有意冷落,或许另有重任交托将军。”

    “多谢道长提点。”李奕郑重抱拳。

    左从覃却摆摆手:“贫道不过闲谈罢了。国政军略并非贫道所擅长,否则当年也不会一事无成,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只不过活得岁数大些,见过的事情多些,对人心世事略有领悟,以此做一些推断而已。”

    李奕道:“道长过谦了,今日得蒙道长指点迷津,如拨云见日,在下受益匪浅。”

    其实左从覃说的那些话,很多事李奕也想到了,但同样也有些话,额外给他提了个醒。

    特别是自己和张永德、李重进三方之间的关系……李奕先前一直以历史上赵匡胤的处境来衡量这件事。

    但经过左从覃的提醒,他突然发现自己和赵大的处境早已不同。

    因为此时的自己要比历史上同时期的赵大在身份地位上高出太多。而且现如今的殿前司军力也比历史上改革完禁军时更加强大。

    真正意义上能和侍卫司平起平坐……这么一来,双方的将领配置就至关重要。

    李重进的资历威望比张永德更高,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但若再加上同样身为皇帝姻亲的自己,显而易见权力的平衡开始变得脆弱。

    皇帝将史彦超从侍卫司调到殿前司,或许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用以制衡张永德和自己。

    不过正如左从覃所说,殿前司和侍卫司的两位主将,还有四位马、步军都指挥使里,自己显得太过年轻了,比张永德还要小好几岁。

    一旦自己再往上升,必然会打破制衡的局面,李重进想要一抗二,就会很吃力。

    皇帝要么选择压一压自己,要么就重新调整权力布局……对于李奕来说,两种情况都有利有弊,但他宁愿选择后者。

    总不可能皇帝为了调整权力的布局,把自己一脚踢出禁军的主力系统吧?

    正思量间,一名侍女快步走进院子,在门廊处福了一礼:“阿郎,娘子让奴婢请您过去用早膳。”

    李奕应了一声,向左从覃拱了拱手,“他日在下得了空闲,再来向道长讨教。”

    左从覃含笑还礼:“贫道随时恭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