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举荐潘美 (第2/3页)
考虑。
至于为什么皇帝依旧如历史上一样选择韩通。
仔细一想却也合理。韩通此人资历深厚,性格骁勇犷悍,在军中素有威名,但偏偏不擅交际,与朝中诸将关系疏远。
这样的人,放在侍卫司都虞候的位置上,既能震慑宵小,又不会结党营私,确实是皇帝最放心的选择。
李奕正思索间,却被耳边突然响起的声音拉回到现实:“李都使,奴婢就送到这里了。”
他收敛心神,循声望去,只见引路的内侍正躬身行礼。
“有劳了!”李奕微微颔首,目送那内侍转身离去。绛紫色的官袍在晨光中泛着暗纹,衬得他面容愈发沉静。
内侍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拐角处的阴影里,只余下一串细碎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恰逢微风拂过,吹动李奕衣袍的下摆,同时带来了一丝凉意,将他纷繁的思绪也涤荡得清明了几分。
李奕摇了摇头,目光越过重重宫阙,落在远处的宫墙轮廓上。不知怎的,他心中突然涌起一丝莫名的感慨。
曾几何时,自己一心只想建功立业,博个荣华富贵。那时想的简单,没有太多顾虑,只需闷头听命就行。
现如今身份地位都有了,紫袍玉带在身,反倒觉得活得似乎更累……天天都在琢磨这琢磨那的,时时刻刻都要权衡利弊。
这一身荣华富贵,倒像是用自在换来的。
不过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以现有的种种安排来看,至少在世宗柴荣眼里,自己已经是可以倚重的臂膀之一。
虽然前路依然如雾里看花,暗藏无数未可知的变数,但至少今时今刻的自己,算是进入了权力中枢的核心。
自己不仅是天子姻亲,更是手握禁军四分之一主力部队的统兵权。这般军权,即便是那些坐拥数州的节度使们,怕也要暗自眼红。
禁军之中,如今能稳压自己一头的,也不过张永德、李重进二人罢了。但也只是在资望地位上稍差一筹。
至于韩通……资历再高又有何用?论起在禁军中的根基,对方远远比不上自己。
毕竟改革禁军可是自己一手操办的,有不少处于关键位置的中下层将领,都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韩通当年虽然也是在后汉时期的禁军起家,但自从后周太祖郭威篡位自立后,对方便被调离禁军出任地方藩镇,至今已有数年。
此消彼长之下,韩通在禁军中的影响力,根本没资格碰瓷自己。
哪怕是张永德和李重进,纵然在资望地位上李奕稍差一筹,不过现在他完全没有惧怕的心思。
……
离开内廷时,日头已过中天。
李奕径直往殿前司衙署行去。朱漆大门前的卫卒见他到来,立即恭恭敬敬的行了军礼,铁甲相撞之声清脆悦耳。
李奕微微点头回应,在士卒崇敬的目光中,迈步走进了衙署大门。
中午公家管饭,进到自己的官房内,李奕喊来了皂隶,问了一下午膳吃什么,随后让其去给自己准备一份。
不多时,一名身着皂衣的老吏端着黑漆食案轻步而入。案上摆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羊肉汤饼,两碟时令小菜,还有几个刚出炉的胡麻炊饼,香气顿时盈满整个值房。
李奕撩起袍角端坐案前。先舀了一勺羊汤送入口中,滚烫的汤汁带着胡椒的辛香顿时在舌尖绽放。
从军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吃饭时总是很快,就算在家里也是如此。不过片刻,案上食物已被扫荡一空。
用帕子拭了拭嘴角,李奕起身整了整衣冠。
明日大军就要开拔,他打算趁下午巡视各部军营,再查验一遍军队集结情况。
虽然调兵权在枢密院,但实际执行还得靠各部主将。作为殿前司马军统兵官,这差事自然落在他肩上。
临行前再好好巡查一番,以防出了什么纰漏。
然而刚到衙署大门口,李奕便迎面撞见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潘美。
“李都使!”潘美拱手行礼,额角渗着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