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伤大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伤大雅 (第1/3页)

    “青槐树下两小童,郭家明珠李家郎。胡马踏破贝州墙,血海火海断人肠!奶娘机敏携儿逃,狗洞钻出命三条。

    夏津舅家暂寄身,青梅依稀有情苗。郎君壮志从军行,数载无音信渺茫。明珠无依花自落,长兄为伴入新房。

    谁料天公不作美,丈夫病榻赴黄粱!东京幸有叔叔在,接济孤嫂生计忙。患难日久情愫生,旧日情丝心底藏。”

    伴随着一首民间小调的传播,关于殿前马军都指挥使李奕的遗闻轶事,逐渐便成了东京城内街头巷尾热议的谈资。

    自古以来,世人都对这类“小道消息”很有兴趣。人们乐于谈论这等夹杂着伦理与情欲的秘事。

    何况流言中的主角,还是那位皇帝的连襟妹夫、战功赫赫的新晋大将,更是为故事增添了几分传唱度。

    而这些,自然是出自李奕的手笔。

    有些事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那就只有使用非常规的手段。与其等纳了郭氏后被世人瞎猜,不如暗中先把这事捅出来,并赋予其合乎情理的缘由。

    而那泼皮张虎别的本事没有,但与那些三教九流打交道,却是他的强项。

    李奕让他去办这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就这样,随着流言的私下传播,故事的细节日益丰满,甚至还被编撰出了各式各样的版本。

    就连去年李奕为了嫂嫂郭氏,而失手一拳打死人的事,也被再次翻了出来,更是替流言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至于人们的关注点,却已经不在所谓的叔嫂身份上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在宋明理学兴起之前,自秦汉隋唐以来,社会风气远没有后来那么压抑。

    等到了盛唐时期,这种开放包容的风气,更是发展到了巅峰,乃至于后世人诟病其为“脏唐”。

    无论是唐代元稹所著《会真记》,还是“诗仙”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等等名篇佳作。

    其中都展现了男女之间,不受礼教束缚的自由交往,爱情可以随时萌芽,情感无需隐藏,甚至婚姻之外的浪漫也被社会所容忍。

    而经历了唐末五代的乱世,“三纲五常”的儒学体系几近崩塌,更加是拉低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这才会有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