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退兵之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退兵之议 (第3/3页)

不止,以致道路断绝。粮秣、炭薪转运不及,各军的御寒被服也多有短缺,三军将士苦寒侵骨,实难久捱。”

    “据各地所传奏报,言称诸路军中,冻馁伤病者不计其数,士卒丁壮失踪逃亡、饥寒僵毙者……甚众!”

    说话间,他眼中流露出深切的忧虑,声音更显沉重,“而且正旦将至,只有月余而已。禁军将士远征在外,遭严寒侵袭,定身心俱疲,难免归思日切。”

    “若是再这样下去,臣担心军中上下人心离散,怨气或会如柴燎原。轻则懈怠避战,重则……后果不可预料!”

    范质说的已经很委婉了,其实从大军抵达淮南以来,随着天气越发寒冷,士卒们又被驱使着高强度作战,私下里已经开始有怨言。

    好在有大将们在上面压着,士卒们只能咬咬牙硬抗。而且周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士气,也将不和谐的声音给掩盖住了。

    但这场暴雪就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军队的后勤保障也跟着捉襟见肘,抱怨之声便开始愈演愈烈。

    柴荣没有说话,而是转身掀开布帘,走进了中军营帐。

    范质连忙跟了进去。

    “范卿这是要劝朕撤军?”柴荣坐在主位,面无表情道。

    他从范质的话里,已经猜到对方意思。虽然范质作为首相,平日里他的很多建议,都是通过次相王溥口中说出。

    但一旦他开口,必然代表了群臣的想法。

    而对于范质话里说的那些,柴荣心里也并非不明白,但他就是很不甘心。

    因为撤军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这数月以来的努力,大军攻城略地的成果,难道又要重新还给南唐?

    范质深施一礼,恭声道:“臣并非劝陛下撤军。而是收拢大军,令诸部退守沿淮要地,并牢牢围困寿州城,不让其有受援喘息之机。值此期间,可命人在京城督造战船,训练水军,以对抗唐军的水战优势。待来年春暖,再重整旗鼓,一举破贼。”

    话音落下,柴荣却紧皱眉头,久久不语。

    呼啸的寒风卷着沉重的雪粒,猛烈地撞击着御帐厚重的毡布,发出沉闷的啪啪声,更添帐内凝滞的气氛。

    不知过了多久,柴荣才道:“容朕……再考虑考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