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党项勇士 (第2/3页)
不多时,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方才离去的亲兵已疾步返回,在台阶下停住,恭敬的抱拳行礼。
“禀节帅!那李处耘已经抵达枢密院衙署,眼下正在司兵房办理军籍造册与堪合公文。”
亲兵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徐虞候在那里等着,待一应手续办理妥当,便交予咱们殿前司安置。”
“嗯。”李奕微微颔首。
按照规制来说,宣徽院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还有诸军低级武将的名籍造册也归他们管。
而中级武将的名籍则由枢密院掌管,并负责军机要密、调兵遣将之事。
至于高级武将,任免皆由皇帝亲自过问,拥有另一套独立的系统。
这是沿袭唐中晚期以来的特殊“分权”制度,通过这种多部门穿插管理、分散权力的方式,让重要的职权不会集中在某一处。
李处耘充任的殿前右班都押衙,勉强够到了中级武将的门槛,加之又是皇宫大内的戍卫军职。
因此名籍造册自然是由枢密院掌管。
不过殿前左右班直隶属于殿前司,日常的管理属于军司大将的职权。
李处耘要先前往枢密院报到并记名,表示其正式获得了朝廷的任命,然后再来殿前司衙署接受上级的安排。
李奕吩咐道:“去告诉徐大,待诸事办妥后,直接把人带来衙署。”
“是!”亲兵得令,迅速转身离去。
李奕的目光重新投回庭院。
他在廊下静立了片刻,旋即回身进到官房,在宽大的书案后落座,一边翻阅公文档案,一边等着徐胜把人带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徐胜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官房门外。
他步入房内,站定在案前数步远的地方,双手抱拳行礼:“节帅,人已带到。末将已让他们在前厅静候召见。”
“他们?”李奕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复数词。
他放下手中的笔,目光落在徐胜身上,两道英挺的剑眉微微一蹙,“来的不止李处耘一人?”
徐胜连忙躬身回道:“回节帅,此番随同李都衙入京的,除其家眷仆从外,还有三位他在军镇任上共事的牙校,据说皆是出自党项部族。”
李奕听罢有些诧异,他倒没想到李处耘还带了人来,至于徐胜口中的那三名党项牙校……想想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折家本身就是党项的豪族,折从阮镇守在府州之地,又常年和党项人打交道,身边少不了有出身党项部族的牙校。
李处耘隶属于折从阮麾下,能和党项人有交情也很正常。
哪怕是在禁军之中,也有来自各方的外族将领,例如沙陀、契丹、党项,乃至于吐蕃、高丽等族裔,不过这些人大多都已深度汉化。
李奕当即起身,道:“走,随我去见见他们。”
……
两人出了官房,便一前一后,大步走向前厅。
在穿过月洞门时,李奕特意放慢脚步,目光投向不远处的敞厅。
厅堂之内,正肃立着数道身影。
为首的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一脸的大胡子,从脸颊到嘴上全是胡子,一双丹凤眼,面部很平整。
而其身后的三人,乍看之下,穿着打扮与汉人没有太大区别,灰褐的袄裤,绑腿干净利落,腰束革带,脚踏短靴。
但若是细瞧之下,相貌上倒是显出几分不同,高耸的颧骨,深凹的眼窝,无不昭示着其党项族裔的身份。
徐胜早已快走几步先入厅中,低声提醒了一句什么。
厅内众人闻言,原本略显松弛的姿态瞬间绷紧,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李奕步伐沉稳有力,踏上厅堂的石阶,一身象征显赫权位的紫色锦袍,随着他的步幅而微微摆动。
待他进入厅内,几人仿佛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行礼。
“拜见大帅!”四人齐声呼道。
面对着这位殿前司的大将、皇帝的姻亲妹夫,几人不敢有半分轻慢,恭敬谦卑之色溢于言表。
正所谓,猛虎踞庭于前,纵然未露獠牙,然其威却已迫人,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