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我自己搞,新“弘农杨氏”! (第2/3页)
幽地叹了口气,目光投向方才行刑的小殿方向,目光中略微带着几分不忍,语气低沉。
“奈何朕的仁德,竟被视作软弱可欺,为臣者就连为朕的寿陵守陵都不愿了,朕这个天子当得也太失败了。”天子的目光中颇为感伤,那神情,仿佛真被臣子们伤透了心,目光落在侍立一旁的郭图身上,道,“公则,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启禀国家!”
郭图仿佛被主人点名参加狩猎的猎犬,几乎是刹那间便从席位上蹦了起来,以近乎满级的君臣默契,手持板笏怒道:“依臣看,不愿徙居秣陵为国家守陵者,皆是不忠之逆臣!”
那双锐利的目光扫过殿中其他官员,郭图几乎一字一顿道:“窃以为彼辈皆为汝南袁氏余孽!”
一众朝臣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眸,若非天子刚处置了辱骂卢植的朝臣,他们绝对不会吝啬对郭图老母的极尽“赞美之词”。
再迁徙,好歹还有一条命,他们这些现任的官员和经学家族自然是不必担心家族前途的。
可要是被扣上一顶“汝南袁氏余孽”的帽子……那就等着和三族一起下去见祖宗吧!
卢植最多是逼我们破财,你郭图是要我们三族的命啊!
太中大夫杨懿立刻站了出来,面色肃然,向天子急切地表达了忠心,道:“国家,臣虽与彼等不忠之辈同为中原士人,但绝无此意!”
杨懿虽是弘农杨氏之人,但属旁系。
弘农杨氏的嫡支有两支,最为正统的一支是如今的汝南郡守杨琦。
杨震与原配王氏所生嫡长子名为杨牧,承袭了杨震富波侯的爵位,并担任了富波相,延续了“清白吏”的家风,杨琦更是因为敢于进谏,被太上皇刘宏半誉半讽为“奇所谓杨震子孙有强项遗风,想死后又当致大鸟也”。
杨赐的父亲杨秉则是杨震的续弦的继室所生,双方都算具备了“嫡”的身份,加之两支后代发展都不错,因此便同为弘农杨氏嫡支,但就法理而言汝南太守杨琦这一脉才是最具备正统性的。
有利益冲突,自然也难以和睦,虽然没有明争,但暗地里自然少不了较量。
如今杨赐病逝,导致了杨彪以及杨赐的众多门生故吏都为守孝而暂时离开了朝堂,杨彪担心杨琦这一脉的政治力量,会趁杨彪这一脉政治力量全面退出朝堂的空窗期攫取他们的利益,因此对杨懿这位信得过的旁系族人委以了许多权力。
“臣愿代表自身一系的族人,请求迁往扬州,只是……臣并不知晓其余几支族人的意愿,又恐他们曲解了国家的良苦用心而口出怨言,反为不美。万望国家开恩,允臣等些时日。待正旦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