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风云汇聚,秀才也算是个奇葩了 (第1/3页)
对于上面的考虑,陈默暂时想不通,听政委那意思。
他起初还以为27军只是在这进行军演,让他们铁甲团绕着点走,不要影响别人演习。
这下可好,绕着绕着绕到人家老窝里去了。
陈默觉得,跟营里人汇合后,还是给军区通个电话汇报一下比较好。
看看军区那边到底怎么回应。
对于27军。
陈默个人了解的比较有限,但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强悍的一支野战军。
曾下辖79,80,81,94,四个步兵师,也是当年的华东九纵。
七十年代初,27军奉命北调,从金陵军区划入京都军区,94师调入京都执行防卫工作。
至此,27军只有三个步兵师。
到八十年代中期,27军被改编为集团军序列,编入了坦克旅,炮兵旅,高炮旅,工兵团,通信团等等军属部队。
到96年时,27军下辖的81师,转隶到武警部队成为武警第81师。
98年时,27军下辖的79师缩编为摩步235旅,80师缩编为摩步80旅,而坦克旅则是改为装甲旅。
如今,整个军区下辖单位中,已经没有师级单位,最强的主力就是235旅和80旅以及装甲旅。
这种集群作战,按照常理来讲,就算三个旅捆到一块,也很难跟战突188师五团制,和北方摩步甲种61师那种六团制去硬拼。
铁甲团蓝军营从他们战场中间过,说真的,还真不怂。
不是陈默自己吹牛,而是装备代差压制太狠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但是按照政委透露的消息来看。
如今的珠日和有严忠义坐镇,那北国利剑的作战规模,恐怕就不是当初在四号靶场和石像一号靶场的那种规模了。
有总指挥坐镇,战场规模,会立刻晋升到战役级。
通俗点来说,那就是起码有空军参与。
现在的军演若是没有空军,那根本算不上正式演习,顶多算是检验一下战斗力而已。
而战役规模,战场地形就会被合理的利用。
比如在战场划分中,会出现城市以及其他战术标点,例如桥梁,机场,油库,后勤仓储基地,公路,铁路,高地等等,都被列入可攻击范围。
并且分别对应不同战术系数分。
占领或者摧毁80%以上,就代表着胜利。
当然,如果陈默觉得自己脑壳足够硬,也可以选择只攻不守,既不占领城市,也不占据战术标点。
只要消灭敌方70%的有生力量,或者打垮敌方组织链条体系,同样代表胜利。
然而问题是。
战争是个动态过程,对战双方围绕既定价值博弈,除非敌方跟己方想法一致,一开始就放弃对“势”的争夺,直接搞野战突击对决。
比如当初的石像靶场188师那种,就是硬干,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消灭敌方70%的力量。
但这种概率非常小啊。
188师那种是检验体系,并非战役级演习,他们只能这么打,根本没有战术标点需要去防守。
一旦达到战役级。
双方纸面数据相当,那拼的就是战术和战略目光,谁没事拉着兵跟你硬干啊,仗不是这么打滴。
有严忠义坐镇,那北国利剑军演,就要落到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战争三要素方面。
陈默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他作为一个初到珠日和的指挥官,对地理地形基本不了解,绝对火力又很难对抗人家集团军主力旅,有这两个重要的前提在。
如果采用运动战,转千里突击,只能说陈默根本不配当指挥官,太莽了。
再牛的体系,除非量化,否则永远也进入不了战役规模的战场。
要知道,兵者,凶器也。
到了一定规模就要讲战略。
拿棋喻军,军演为棋,在这一千平方公里的棋盘上,战术标点,代表着双方落子的最佳选择,车马炮平衡,有过河卒悍不畏死,可逼对方进退维谷。
有大车盘亘中线,可令对手有苦难言,力量龟缩没法展开,有重炮控制半壁江山,可遏制调兵遣将。
理解这些,就基本理解了军事地形和战术标点,在战役打法上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势”的建立。
这也是陈默始终想不通政委,这么安排的真正用意。
蓝军营战斗力确实猛。
可那也要看在什么情况下,如果只是小规模的战场,敌人也跑不快,跑不远,那没毛病,追上去就干他。
干不死,都能归结到对方跑太快了。
可战场足够大,已经有了局部战役规模,那这种情况下,让只适合横冲直撞的营级战术单位上,去了也是找死。
有总指挥这种老将坐镇。
蓝军营攻击任何一个战术标点,都会被人家炮兵远程确定,不需要废多大功夫,两个摩步旅的炮营,加炮兵旅,加装甲旅的炮营。
从不同的战术标点发动进攻,估计一分钟,就能送整个蓝军营去淘汰点领盒饭了。
这就是战役级的恐怖。
分分钟就能让战术级单位全军覆没。
蓝军营机动预案地图,看起来更像是随手画出来,上面没有任何关于战场战术标点提示。
陈默一直研究到深夜,都没看出别的信息,这时候,胥东他们他已经在沿途加过油,连驾驶位都换一轮了。
距离珠日和镇越来越近。
陈默干脆不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