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撒豆成兵 (第2/3页)
大司马竟然亲自殿后,孙权突然就想到了阿斗斩曹真之事,于是心下意动,想要擒贼擒王。
你阿斗虽斩曹魏大将军曹真、右将军张郃,还败骠骑将军司马懿,但那些人都是小角色。
倘若我大吴至尊擒杀曹魏武官之极的大司马,那我的武功便绝不下于你吧?
天命在谁,也不言而喻吧?
在这种诡异心理的作祟下,孙权才不顾陆逊劝阻,令丁奉、徐盛等人继续乘胜追击。
倘徐、丁二将不慎中伏败绩?
用孙权的话说:以蒿箭射蒿中,不足道耳。
以蒿杆做成的箭矢,射入蒿草丛中,立即便混迹不见,也就是说即便徐盛、丁奉二将追击途中出了什么意外,与追杀可能得到的斩获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之事。
孙权向来喜欢冒险。
当年逍遥津一役,自己带着千把人给十万大军殿后就可以看出来。
当年他让甘宁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身率百骑,劫营犯险,同样如此。
你问他长不长记性?
只能说,本性难移。
他的亲卫叫作车下虎士,原因是他喜欢亲自进山打虎,而且是超近距离打虎。
所谓亲射虎,看孙郎。
打虎的时候,老虎时常突袭,有一次竟直接扒烂了他胯下马鞍,张昭吓得变色,劝谏道: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
“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孙权不以为然,依旧打虎,只是作了辆射虎车,旁边开个孔,上面也不加盖,就站在射虎车里打虎。
老虎犯车,孙权以手击之为乐。
张昭虽然谏争,权常笑而不答。
犯小险而得大利,何乐而不为?
徐盛当然懂至尊心里想什么,现在重任在肩,却因为自己过于谨慎而不能完成使命,一时胸中郁郁,懊恼愈甚。
至日落时分,忽然有哨探回报。
“安东将军!东北十里外,有一山路可以行军,路上还发现了曹军溃卒踪迹!”
徐盛刚刚从小憩中醒来,精神与体力已恢复了大半,适才听说水路陆路没有二日都不可行军,以为此番追击就要作罢,如今却听到发现一条山路,顿时更加抖擞。
“走,命水军将士弃船上岸,全部由陆路追击!”
因曹休逃得太快而不能竟功,与因中了敌人计策而不能竟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眼下的徐盛恼恨于自己中计,又自忖曹休、贾逵已穷途末路,便想长驱直入,一则挽回失误,二则扩大战果。
丁奉思虑再三,劝道:
“君侯,便追到此处罢!
“等至尊与大都督到了,我们再做决断。”
徐盛当即摇头:
“承渊,不可!
“此去襄阳尚三百余里,曹休大溃北奔,非四五日不能达。
“而四五日间,其行伍必绵亘数十上百里。
“前不能顾后,后不能顾前。
“趁魏贼未归襄阳,我大吴当衔尾而追,必可多所斩获!
“虽不能再执曹休。
“可若能擒杀曹休麾下心腹殿后之将,亦足矣!
“昔刘备自襄阳南奔,曹魏虎豹骑三日不息,驰驱八百里,最终虏其二女,杀其妻妾!
“夷陵之役,我大吴亦乘胜逐北,遂斩傅肜、程畿诸蜀断后大将,复逼黄权北走!
“今追之何疑?!”
贺达在一旁,皱眉不已。
“安东将军,昨日小心谨慎,不让我们去追的人是你。
“如今让我们继续追也是你。
“莫不是因中了曹贼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