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无线电报机 (第2/3页)
交通路况。当今中国尚无铺设一条跨洋电缆线,举国上下所有及时获得海外信息的渠道都是靠无线电波信号,所以无线电报机是当今中国通讯设备的最佳选择。”老板认定无线电报机比有线电话畅销。
刘悟透拍板决定汉口淬火通讯设备厂开工后五年只生产二种产品:淬火牌手摇无线电报机和淬火牌柴油型无线电报机。
拆卸模仿美国的‘爱迪生’牌无线电报机,采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线管理模式,集中技术和资金只做二种产品。
虽磁场/电波/频率/导体/晶管/信号都是技术活,但小件工业产品的无线电报机比大件的坦克飞机更容易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厂房车间也较小。
同时经营着修理厂/兵工厂/玻璃厂/钟表厂的淬火公司已经具备零件模具/机床加工/冶炼提纯/数据参考的工业系统配置。
一旦无线电使用的原理被参透攻破,生产制造的最大难题就迎刃而解。
1922年5月,汉口淬火通讯设备厂开始批量生产无线电报机。
积累丰富销售经验的刘悟透先向牛角镇淬火兵工厂购买枪支弹药的各地军阀采购商推销两种淬火牌无线电报机,免费试用,包修包换。
当时中国市场销量最好的无线电报机是进口于美国的‘爱迪生’牌柴油型无线电报机,单价五千六百块大洋,最大瑕疵是:售后维修时原厂配件有钱也买不到,坏了就等于报废。
刘悟透给二种淬火牌无线电报机每台都定价为二千六百块大洋,一年无条件包换,三年免费包修。
1923年开始,军火采购商们开始夸奖汉口淬火无线电报机物美价廉,且售后服务态度极好,军阀们在加快扩军,汉口淬火通讯设备厂这一年销售给军火采购商的无线电报机就达到九百台。
背带式手摇无线电报机最畅销,最适合中国军队翻山越岭保持通讯联系。
口碑相传,走南闯北的商贾也开始大量购买物美价廉的淬火牌无线电报机,他们热衷于柴油型无线电报机。
中国县级以上的政府部门也开始广泛采购无线电报机作为信息及时传达工具。
1924年这一年,汉口淬火通讯设备厂就销售出去三千台无线电报机,年纯利润开始超越牛角镇的淬火兵工厂,成为淬火公司旗下最赚钱的工厂。
订单像暴风雪雪片扑向汉口淬火通讯设备厂,供不应求,巧舌如簧的刘悟透在销售无线电报机的同时,又趁机推销起淬火牌石英手腕表。
商机无处不在。
二十年代,中国各地开始大兴土木建造火车站,校对时间的大钟成为各个新建火车站必需大件商品,售价昂贵。看到这一巨大商机的贺立刻向汉口淬火钟表厂老板刘悟透提议:火车站大钟是绝佳商机,稍纵即逝!
贺是汉口淬火钟表厂的原始股东,而且认识许多革命党元老,关系网颇广。老板刘悟透就任命贺的三儿贺庭为淬火钟表厂的首席销售经理,专门出差跑业务去推销火车站大钟。
恰好在这十年里,中国的军官/公务员/教师/商人/大学毕业生/交际花/运动员开始流行佩戴手表,机械表精致昂贵,石英表适合大众。
石英手表和火车站大钟二种爆款产品让汉口淬火钟表厂迅速从盈利走向暴利。
一位四川军阀采购官在牛角镇兵工厂向刘悟透抱怨:“部队行军打仗时,受伤士兵多是九死一生,如果小小伤口简单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器官感染炎症蔓延,就必须截肢锯手锯脚,十分悲惨。”
“你不是在汉口开办医药厂,快快想办法!就先解决士兵伤口彻底消毒这一难题!”
商机来源于生活。
铁匠把四川采购官抱怨的受伤士兵彻底消毒问题反馈给淬火医药厂厂宋鹊。
本想集中力量研发破伤风狂犬病麻风病痢疾肺炎的预防性疫苗,却迟迟不见成果,开工后一直亏本。
在汉口淬火医药厂实验室里,老板刘悟透,三厂总经理管仲,与工厂厂长经理研发工程师们集体会商主打产品的选择。
燕京大学医学系毕业的孙思邈总工程师率先发言:“民国刚成立十年,根本无法全民普及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研究疫苗太超前,临床实验周期长,不如先生产些门槛低的止疼药消炎药感冒药。”
厂长宋鹊:“军阀混战,受伤士兵们简单消毒,导致截肢终生残疾,干脆我们生产门槛最低的消毒药品:碘伏、红汞、医用酒精。其次是止疼药消炎药,再向技术含量高的疫苗发展。”
药品研究员华泰(华佗后裔)插话:“中西药品是相连贯通的:医用酒精其实就是民间蒸馏白酒的浓度提纯,关键是原材料成本,选用产量较大的玉米进行提炼最佳;红汞就是水银比例稀释得来,碘可从海带中提取,伏则是人工矿物质化学形成;国外止疼药的重要成分是咖啡人工稀释得来,而罂粟(鸦片)里含咖啡量最多,违禁品如果使用分寸得当,也能治病。”
“几千年的中医博大精深,只是国人没有去融会贯通,没有去推广借鉴。秦岭深山里有一个老中医,他从植物黄花蒿里提炼一种口服汁液,治疗拉肚子的疟疾有奇效,只是他家视为祖传秘方,没有推广开来为全国疟疾者造福。西药就是把中医草药精华部分直接提纯,再结合化学物质加快人体吸收,西药见效快就来源于此。”华泰看透本质。
管仲也想到一个生财之道:“现在牛角镇的纺纱厂利润单薄,纱锭不值钱,但军阀战场上包扎伤口的白纱布绷带值钱,如果质量过硬且消毒彻底,将是抢手货!”
一语惊醒梦中人,缄默倾听的老板最后拍板:精益求精提炼生产碘伏/红汞/医用酒精/医用白纱布绷带/止疼药/黄花蒿治疟疾药。
“中国民间许多祖传秘方特效药过于保守生产,未能大量廉价面向疾苦大众,我们开医药厂,就是要把稀缺的中医特效药变成量大便宜的大众救命药,所以必须成立一个专门在外寻找购买民间特效药秘方的部门,不惜重金,这也是中国民族医药企业应该担当的责任。”铁匠给新部门取名叫‘采莲记’。
铁匠决定把淬火通讯设备厂和淬火钟表厂的大部分利润用于淬火医药的开发生产,医药是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和军人的生命安危。
经过努力,淬火医药厂的各种医药开始热销,抢购一空。
西药见效快,使用简单,善于治疗急症,逐渐被中国人接受。
军火采购商和各地区医院纷纷全款提前预定淬火药品,尤其是质量可靠的医用白纱布绷带,年年涨价也供不应求。
医用白纱布绷带成为淬火医药厂最畅销的产品。
三厂总经理管仲建议老板把牛角镇的纺纱厂整体搬迁至汉口,不卖纱锭纱线,专门生产白纱布,刘悟透同意,立即执行。
牛角镇的淬火纺纱厂也整体搬到汉口,改名为‘淬火纺织厂’,专门为淬火医药厂生产医用白纱布一种产品。
仅用五年,刘悟透的汉口四家工厂成为四座财源滚滚的金山,牛角镇淬火公司在汉口站稳脚根,所向披靡。
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谭贺二人承认:铁匠刘悟透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企业家。二人拍胸担保铁匠在汉口不会被人欺负刁难,频繁怂恿站稳脚跟的刘悟透把牛角镇所有产业工厂店铺船队全部搬迁到汉口发展,拖家带口举族搬到汉口定居。
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开始鼓励民族企业收购大型国有工厂,并给予优惠税收政策,闻风而动的谭贺二人再次苦劝铁匠趁势吞并汉阳铁厂,机不可失。
汉口四家工厂都呈现无限暴利,但谨慎的刘悟透婉拒谭贺的举族搬迁和吞并汉阳铁厂,他总有一股不详的预感,来源于他出差跑业务的切身体会。
辛亥革命过去十几年,中国还是没有统一的权威货币,虽然大洋取代了清朝时期的碎银,但铜钱依然在使用。
由于地方军阀不承认南京民国中央政府,市面没有价值稳定的流通纸币。
繁华的汉口也汇聚众多中国实业家的工厂,包括荣氏家族的申新第四纺织厂,也是1921年在汉口宗关兴建,第二年投产,实行工头制,但连年亏损。
淬火旗下的四家工厂在汉口风生水起蒸蒸日上,老板刘悟透也成为汉口商界的新星,申新第四纺织厂的现任总经理也请教铁匠。
出差在上海筹资的刘悟透开始接触财力雄厚的荣氏家族,在荣家的引荐下,铁匠结识了中国顶端商业圈的各位大佬。
铁匠这才发现,就在上海这个市县级的弹丸之地,竟聚集有三十几位资产过千万两白银的中国商贾。
这天上午,在浦西郊外范氏家族的豪华大宅里,刘悟透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富贵奢侈,占地一百七十亩,亭台楼阁,小河溪水,应有尽有。
大宅主人公范蠡是中国著名商人,主业经营煤炭和柴油,主要与日本商人做生意,在香港有一家规模庞大的贸易商行。
散步的范蠡把铁匠带到豪宅里一架崭新的螺旋桨飞机面前,介绍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飞行机器,体长七米,高二点六米,翼展四点八米。
刘悟透生平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飞机,精通机械结构的他围绕着庞然大物仔细观察。
“这是我刚从日本三菱会社购买的崭新飞机,价格三百七十两黄金,柴油型发动机,一百八十匹马力,续航里程一千八百公里,最高时速五百四十公里。”范蠡介绍。
“这家伙现在可以启动起飞吗?我想试试。”
“可以,但这里没有跑道,我是叫重型卡车拖进院子里的,开飞机需要驾照。”范蠡劝铁匠稍安勿躁。
“我在山西大同拥有大型煤矿,就用煤炭与日本商人交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