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山匪劫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山匪劫城 (第2/3页)

坤哪吒附体,龙舟上二竖排划桨者动作整齐如一,力度如一,心跳如一,口号呐喊如一,木桨落水深度如一,擂鼓一鼓作气,混元天成一体,龙舟竟被齐心协力的二十二根木桨划水瞬间撑起,腾空脱离水面,滞空飞跃三秒,如瓦片打水漂般一落一飘一跃,不断重复,飞速直线前进。

    堤岸的人群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鼓掌呐喊助威蓝旗龙舟,化装的山匪们也不会错过这百年一遇的龙舟超越,也情不自禁纷纷鼓掌助威蓝旗龙舟。

    四百五十米处时,蓝旗终于超越黑旗,越超越远,一剑封喉,抵达终点撞中冠军彩旗绳。

    顿时,瓦罐码头礼花鞭炮齐声爆炸,响彻云霄,敲锣打鼓,歌舞升平。

    精彩绝伦,无比刺激,前来参观的万人欢欣雀跃,拍手叫好,恭喜新科冠军。

    唯独刘悟透和他的家人面不改色,儿女们都遗传了母亲一袋米的情绪稳定基因。看到万人空巷聚集在码头台阶,刘悟透突然思考疑问:几千年来,哭河上怎么没有桥?

    哭河中下游最宽处,有二百一十米左右,最深处是瓦罐码头这段,深达十几米,枯水期也能停泊千吨级铁壳轮船,但长达八百里的中下游竟没有一座桥梁,因为从古至今,在河面行驶着大量载货帆船,其布帆桅杆通常高达十几米,穿过桥洞时也都不会费时费力倒下桅杆,导致所建桥梁高度必须在丰水期超过水面二十几米以上,三十米最合适。

    横跨二百多米,高度三十米,桥上可走载货马车,木制和石制几乎不可能。

    “可以在瓦罐码头附近建造一座现代化钢梁结构的弧形高桥呀?”自言自语的铁匠在上海看见过多座钢梁高桥。

    如果建造成功,将是哭河中下游第一座桥梁,成为两岸直接沟通的必经之路,可让牛角镇集市大街成为哭河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龙舟比赛结束后,休息一个小时,再在瓦罐码头前面的水域举行捉鸭子比赛,十二点钟准时吹哨开始。

    钢梁结构成为最大问题,铁匠无心欣赏后面的捉鸭子比赛,开始琢磨建桥,他向家人们辞别,独自一人返回淬火兵工厂设计部办公室开始设计画桥梁草图。

    兵工厂今天也关门放假,厂长王猛也来到瓦罐码头参观端午节比赛,但还有十几名工人在里面对榴弹炮炮管进行返工,这是四川奉节军阀的订单。

    镜湖地区长大的一板凳和自卫队精壮小伙们,精通水性,都能下潜二十米憋气五分钟,输了龙舟比赛后,决心全力以赴参加捉鸭子比赛,赤膊的他们纷纷脱掉裤子,只剩内裤,休息片刻,等待比赛开始的吹哨声。

    由于捉鸭子比赛水域较深,安全第一,所以牛角镇官方明确规定:参赛者必须是年满十六岁精通水性的男子。

    官方放鸭船在离码头十五米处抛锚停泊,准备到点听令投放三只黑羽鸬鹚,三只鸬鹚左脚都系牢一根短红绳,头顶都剪去一根羽毛,以便验真伪。参赛者们下河捉到一只鸬鹚者,牛角镇镇政府赏钱六百大洋和一箩筐糯米粽子。

    六百大洋不是小数目,一块大洋能在牛角镇集市上购买十斤猪肉,但鸬鹚比鸭子狡猾敏捷得多,让比赛更具挑战性。

    重赏之下出勇夫,码头石阶边缘上挤满一千多名赤膊裤衩参赛者,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有,有人干脆赤身裸体,淬火自卫队队长一板凳和弟弟一碗饭也是参赛者。

    岸上的群众也津津有味调侃裸体男。

    今年牛角镇下河捉鸭子比赛的吹哨者是镇长马霜。

    中午十二点整,马霜吹哨,官方放鸭船立刻投放三只鸬鹚,赤膊裤衩参赛者们争先恐后跳水去捉。

    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目不转睛盯着河中极善潜水的鸬鹚,人群里七百余名头戴草帽斗笠的化装山匪们悄无声息撤离瓦罐码头,挑箩抬筐,前往河边的淬火兵工厂。淬火兵工厂就在瓦罐码头东侧三百米处。

    十二岁的刘裕感觉奇怪:今天太阳不算强烈炎热,怎么有这么多戴草帽斗笠。

    刘裕亲眼看见一个戴斗笠的中年男人个体非常高大,络腮胡子的脸上有一块长疤,凶神恶煞一看就不是好人。

    刘裕把自己的怀疑告诉旁边的二哥刘秀,刘秀惊奇发现:一群男人竟背对看热闹的人群,集中跑向自家的淬火兵工厂。

    刘秀立刻把异常告诉母亲一袋米和大哥刘邦。刘邦又快步把异常告诉杨师爷,杨师爷是牛角镇的警察队队长,他转头也看见几百号草帽斗笠的男人们莫名其妙集中跑向淬火兵工厂。

    兵工厂是制造生产枪支弹药的,是闲人免进的危险禁区,当年武昌起义,起义新军第一步就是攻占武昌的军火库(楚望台军械库),杨师爷突然醒悟大叫一声:“不好!他们来是抢劫兵工厂的!”

    话刚落声,淬火兵工厂大门传来连续枪声和咆哮呐喊声“给我冲进去洗劫军火库!……”

    “打劫!……”瓦罐码头人群中的匪首铁桶拔刀乱砍大喊,他和二十几名通缉犯手下的今天任务是趁机制造混乱,一匪向码头前的河中参赛者密集处扔去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爆炸,这是信号,远处隐蔽的水上漂立刻带领他的十几艘小舟和帆船靠拢瓦罐码头正中央,以便从水路接运山匪主力洗劫的军火钱财女人。

    霎那间,万名观众聚集的码头台阶像一鼎高温炸翻的沸腾油锅,引燃大火,人群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四散乱跑,踩踏滚爬,哭惨叫骂,冲散了马家军和警察队,现场极其混乱。一袋米急忙带领家人逃回集市大街的刘府豪宅,十八岁的刘邦和十六岁的刘秀殿后保护。

    镇长马霜和警察队队长杨师爷是牛角镇政府的顶梁柱,必须负责,他们俩临阵不乱,大喊叫拢附近的手下集合。河中的手榴弹爆炸后,炸死水中的几名参赛者,捉鸭子比赛也停止,参赛者纷纷游泳四散逃离,一板凳游向罗织塔爬上岸,弟弟一碗饭淹没在河中,不知去向。

    任何国家的兵工厂都是戒备森严的铜墙铁壁,防火防爆防淹防盗防潮,还有隐秘的逃生通道,牛角镇的淬火兵工厂也不例外,当初铁匠刘悟透建造它时就是按照高墙碉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标准,是按照预防军阀部队攻打的标准。

    军事碉堡式结构的淬火兵工厂,东面临河的高墙上设有榴弹炮炮台,可准确炮击哭河敌船,南西北三面高墙临路,交通发达,便于运输原材料和成品军火。

    当几百山匪主力围攻淬火兵工厂大门时,总头目宇文岷不停呐喊:“给我冲进去洗劫军火库!”,正在工厂内设计部画图的老板刘悟透听见,惊讶起身跑出。

    兵工厂大门警卫长是一板凳的父亲一盒酥,他慌忙告诉铁匠:“外面有几百号人围攻大门!”

    大门外面开始有手榴弹爆炸声,宇文岷命令炸开大门。

    幸好,三十多厘米厚的实心生铁大门固若金汤,一般的山地炮都轰不开。

    十三名返工工人闻声跑出,连同四名大门警卫,加上老板刘悟透,兵工厂大院内共有十八人。

    四名大门警卫都佩有****和二十颗子弹。

    老板有兵工厂军火库的钥匙,杀伐果断的刘悟透当即安排命令:四警卫持枪守大门,并透过观察孔射杀敌人,其余人跟我去军火仓库搬拿武器。

    十三名工人跟随老板很快跑到军火成品仓库,老板钥匙开门后,巨大仓库里,万支崭新油亮的步枪整齐摆列在木制货架上,几百支***一排一排挂在墙壁,三十几挺仿制马克沁重机枪威武无比,成箱的子弹炮弹手榴弹早已用锡纸包装好,山地炮榴弹炮已经组装完毕。

    虽然此时情况紧急,但刘悟透还是保持头脑清醒理智,他命令十三名工人每人只许拿一支崭新步枪和一百颗子弹,每二人合力抬一箱手雷。

    十四人背好步枪腰间缠满百颗子弹,每二人抬一箱手雷,迅速来到大门警务室处。

    每箱装满六十枚手雷。

    此时的中国手榴弹主要分二种:一种木柄圆柱体型手榴弹,体积大,结构粗糙,容易仿制,民间就可自产,大门外的山匪就是使用这种;一种是握式鸡蛋型手榴弹,体积小,炸药烈性强,结构复杂,有挂钩,只有配备二轴联动机床的现代化兵工厂才能生产,民间根本无法仿制,国外称手雷;二种手榴弹价格天差地别,手雷便于携带,可以直接挂在口袋和腰间,且威力强劲,自然价格高,却是财力雄厚军阀购买的爆款军火。

    所以淬火兵工厂主要制造生产利润较高的手雷。

    这次亲自打仗,铁匠刘悟透非常相信自家手雷的威力,凭借牢固铁丝网高墙,根本就不需要***机枪和山地炮。

    大门外在猛攻,山匪们甚至三面围墙开始抛绳爬八米高布满尖刺铁丝网的碉堡墙,铁匠命令所有十八人全部抬箱快速登上八米高二米厚的尖刺铁丝网碉堡墙,不去理会大门。

    十八人利索登上可以单人巡逻行走的高墙,分散到南西北三面狙击,刘悟透和一盒酥守卫大门高墙。

    手雷使用极其简单,拉掉弹头的不锈钢圆环,停顿二秒,再扔向敌人就可。

    刘悟透们开始反击,老板第一个拉掉一枚手雷的拉环,没有停顿就迅速扔向大门外山匪最密集处。

    “轰!”的一声,剧烈爆炸,当场炸死十几人,炸伤十几人。

    小巧玲珑如鸭蛋的手雷这么厉害!其余十七人瞬间亢奋,精神抖擞,纷纷模仿拉环丢下手雷,一人一枚同时丢下人头攒动处,轰!轰!……,高墙下死伤遍地,残肢断腿横飞。

    墙上的人兴奋不已,都懒得使用枪和子弹,扔手雷上瘾了,七箱手雷共四百二十枚,平均一枚炸死二人,也要炸死八百四十人,淬火工人开始浪费手雷了,他们只要看见一个山匪在爬墙,就扔去一枚手雷。

    墙下山匪开枪射击都来不及,当十八人一鼓作气见人就扔,扔下二百颗手雷时,炸死炸伤近四百多人,墙下的山匪开始四散逃窜。

    “撤退!快撤退!去洗劫刘府豪宅和沿街店铺!”看见伤亡惨重的尸横遍地,总头目宇文岷大喊撤退,去抢刘府豪宅和沿街店铺。

    幸存的三百山匪奔向集市大街。

    高墙上的刘悟透立刻大声命令淬火员工:“停止扔手雷,快用步枪射击!”

    一百米是手雷扔出的极限,但淬火步枪可射击四五百米远的目标。

    淬火员工们醒悟,开始迅速装弹用步枪射击三四百米处的逃跑山匪,几轮射击后,又打死八十几名山匪。

    但剩下的山匪逃离出高墙枪手们的视野。

    “完了!他们是去洗劫我的家!快跟我去追!”焦急的铁匠又带领十七人跑下高墙,准备从大门中的小门出厂去追击。

    临走前,铁匠害怕中了山匪的调虎离山之计或半路埋伏,谨慎行事的他命令四名大门警卫继续留在兵工厂大院内守卫,并把军火仓库的钥匙交给一盒酥,严肃嘱咐他:“赶快去锁好军火仓库,今天再不准任何人私自打开!”

    警卫长一盒酥遵命。

    其它十四人各自挂好七八颗手雷在腰间,铁匠带头,依次走出大门中的小门后,四周瞭望,确定安全,就跑步追向集市大街。

    当瓦罐码头万人观众一哄而散后,一袋米迅速带领家人安全回到集市大街的刘府豪宅。

    占地十七亩的刘府豪宅是今年春节过后刚建的新宅,呈长方形,总面积约11330平方米。

    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的院墙周长约440米,高4米,厚35厘米,墙顶布满尖刺铁丝网,没有射击孔和碉堡台,不能巡逻走人。

    豪宅大门是镂空铁栅栏式向内双开型大门,实心黑漆铁栅栏厚达8厘米,高4米。

    刘家是拥有兵工厂的军火商,当今中国又是军阀割据匪患猖獗的乱世,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