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石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五章:石油 (第3/3页)

三个儿子一次性全部送到美国加州留学深造。

    在文丰耳心目中,山西晋商们只是囤货居奇低买高卖的摊贩,雄才大略开疆扩土的父亲刘悟透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企业家。

    看见浦西各个码头都在忙碌装卸柴油大油桶,忍不可忍的文副经理向乔掌柜建议:“鑫德盛买卖桐油,怎么就不买卖柴油汽油?山西也挺缺乏呀!这么赚钱的生意怎么不做?柴油和桐油都是油!”

    “山西总部的大爷少奶奶不允许,说柴油汽油易燃,运输颠簸就爱爆炸,不如桐油安全!”乔经理道明原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山西豪宅大院里的大爷少奶奶们怎么知晓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市场行情,错失良机不计其数?十年之后,保守胆小的山西乔家产业就只剩下一座豪宅大院,被银行迅速淘汰的乔家亿中恒钱庄就是例子!”文丰耳斗胆直言。

    乔掌柜放眼望向浦西外滩各个码头,确实都在忙碌做柴油汽油买卖生意,也没发现谁害怕发生爆炸,乔家亿中恒钱庄确实是被现代管理模式的银行淘汰掉的,近十几年来,许多乔家经营的当铺商行票号仓库布行纷纷关门倒闭。

    意识到危机的乔掌柜终于低下头感叹:“时代在变,我们却没变,我在上海这么多年,怎么会没看到市场形势?怎么没有竞争意识?只是因为我们都是打工的,我只是山西大老板的一个远房表亲,听大老板的话才是本分职责,擅自创新变革只会得到解雇!”

    乔掌柜道出实情,文丰耳也臣服,都是打工的,发工钱的大老板才能做主。

    但文丰耳不甘心,他也知晓乔家以外的许多山西晋商出高价希望上海的乔家鑫德盛额外运送大桶柴油汽油到山西。

    忠心耿耿的乔经理不敢冒险另接其它大老板的柴油生意,一直没合作。

    但现在鑫德盛的文丰耳敢做山西柴油生意。

    足智多谋的文丰耳与乔经理商量:“不能浪费这种大好生意机会,我也有合法权力在鑫德盛工作之外做其它兼职工作,你只要提供联系方式让我与想大量购买柴油汽油的山西老板合作,就能提成10%的毛利润。任何意外事故和经济损失全由我一人负责,签字画押,如果违背,天打雷轰!”

    “人生几回搏!你也知道乔家已经日落西山,也要想好退路,不能枉费你在上海多年积攒的丰富经验!你在上海鑫德盛工作之余另外做其它什么事情,千里之外的山西大老板管的着吗?你在上海吃一碗馄饨加不加葱花,他们管得着吗?”文丰耳继续连番劝说乔经理。

    看见精力充沛的文丰耳胆识过人胸有成竹,又有10%的提成,乔经理终于答应配合副经理做山西柴油生意,并愿意借钱给文丰耳。

    胆大妄为的文丰耳也辞职,只是在鑫德盛隔壁租一间小店铺作为私人办公点,招聘二名湖北老乡樊哙和夏侯婴作为员工负责交接跑业务。

    挨着鑫德盛有很多好处,私人办公点紧急意外可以及时通知在鑫德盛的文丰耳,鑫德盛不敢做的各种生意又能及时直接由私人办公点接手。

    乔经理介绍山西买主,文丰耳提供上海货物,二人配合默契。樊哙负责出差押运,夏侯婴负责做镇算账,私人办公点销售的大桶柴油汽油海运货轮开始大宗运往北方指定港口,山西商贾派人接货。

    一年之内,私人办公点赚得盆满钵满,财源滚滚。

    三年之后,鑫德盛几乎成为空壳,只剩下白酒香醋桐油棉花生意。

    1928 年,牛角镇新任镇长杨业着手在瓦罐码头哭河上修建一座钢梁高桥,需要大量钢材,却没钱购买,希望刘悟透帮忙筹资。山中煤矿和铁矿都有,承诺表示支持的巴东首富刘悟透干脆在牛角镇开办一家中型钢铁厂,直接生产建桥所需钢材。

    1930年,谭贺又在说服刘悟透趁机低价收购濒临倒闭的汉阳铁厂,1928年已经在牛角镇开办一家中型钢铁厂的刘悟透坚决不收购,国营汉阳铁厂规模太大,股权和债务太复杂,吞下难以消化,他向谭贺二人摊牌:淬火公司将集中全部资源在上海浦东兴建一座大型石油炼油厂。

    淬火公司从1930年开始正式进军上海,选择靠海的浦东作为落脚地,先开办炼油厂,后造船厂,再飞机制造厂。

    铁匠把石油衍生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在谭贺二人面前演示描述一遍后,二人也心动,也都认为大型炼油厂比汉阳铁厂更具盈利潜力。刘悟透承诺:如果二人鼎力协助淬火公司在浦东兴建大型石油炼油厂,每人将获得炼油厂5%的股份。

    谭贺二人决定全力辅助刘悟透在汉口筹资,铁匠也提前规划好炼油厂的关键设想:争取南京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汉口和上海筹资,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在香港租借远洋油轮运输。

    文丰耳在鑫德盛工作二年后,上海整个工商界都流传:湖北籍企业家刘悟透决定斥巨资在浦东买地先兴建一家大型炼油厂,然后是大型造船厂,再是大型飞机制造厂,耗时二十年,三家工厂全建成投产,需要总投资二亿两白银。

    二亿两白银等于甲午战争大清朝廷的赔款总额。

    全上海的商贾都嘲笑第一个吃敢螃蟹的湖北企业家刘悟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鑫德盛也嘲笑好高骛远的刘悟透是一个白日做梦的精神病患者。他们赌定呕心沥血筹到资金的刘悟透也无法在浦东建厂,因为南京民国政府正缺军费围剿江西南部的红军。

    但在文丰耳内心里,他嘲笑鑫德盛是一帮只知倒卖棉花白酒香醋修宅守财毫无创新的二手贩子;他嘲笑全上海的商贾都是一群只敢开面粉厂纺纱厂卤鸭店中餐馆夜总会不敢制造飞机的缩头乌龟;他嘲笑偌大的中国至今连柴油都依赖进口,就是不去建炼油厂自主提炼柴油。

    他理解父亲:中国国门早在1840就被坚船利炮轰开,九十年过去,1930年的中国自主精神还是没有被轰醒,还是没有人愿意自主制造生产柴油和飞机。

    敢于冒险尝试的父亲刘悟透永远是文丰耳心目中最崇拜的中国企业家。

    1930年九月,在谭贺二人的引荐下,刘悟透三人来到南京,争取中华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建厂官方批准,但蒋委员长忙于准备围剿江西南部的中央红军,急需巨额军费和民间资本的捐款。

    四处借债筹资的刘悟透那有闲钱捐款做军费。沾亲带故的民国四大家族都是进口柴油汽油的垄断商,都是进口美国石油衍生产品的代理总销售商,岂能允许国内它人兴建大型炼油厂,岂能自断财路。

    即使拥有权力庇护,可四大家族自己也不愿大费周章兴建大型炼油厂,他们只想中饱私囊轻松敛财。

    南京民国政府禁止刘悟透在中国境内任何地方兴建大型炼油厂造船厂飞机制造厂,但允许刘悟透在上海任何地方兴建大型面粉厂纺织厂水泥厂玻璃厂,前提是必须先捐款抵税。

    破财消灾,人事打点,可这钱都是苦心经营的朋友借款,都是银行抵押的利息贷款,岂能捐出作军费。刘悟透坚决不走后门,坚决不捐一分钱。

    心有不甘的铁匠在南京民国政府到处游说:“日本政府大力扶持本国企业自主炼油自主制造飞机战列舰,甚至可以停放飞机的航母,我们中国应该学习呀?”

    “我们中国当今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部制造航母的日本人,而是内部江西的红军!攘外必先安内!”南京政府财政部孔部长知道刘悟透为建厂筹集到巨额资金,想先借来用作军费,中原大战刚结束,又开始围剿江西红军,手头紧张。

    防内大于防外,这不是慈禧太后的惯用伎俩吗?

    中饱私囊的四大家族为何不掏钱用作军费?

    宁死不屈,刘悟透直接拒绝,不捐也不借。

    陪同的革命党元老谭贺二人也无可奈何,拉扯铁匠离开。

    “难怪自辛亥革命以来,就没多少中国人相信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军阀们个个都不服,我今天算是看透了!”铁匠心里嘀咕。

    呕心沥血实业报国的刘悟透彻底失望,这才知道上海的荣氏范蠡潮汕的华侨为何不敢开办大型炼油厂?这才知道狭小的日本为何能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称霸亚洲?这才知道中国昏睡百年至今未醒!

    以权牟利,假公济私,同室操戈,自相残杀!

    黑暗呀!黑暗呀!腐朽呀!腐朽呀!中国你何时能苏醒呀!

    黑暗腐朽过了头,必将酿成悲剧,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教训。

    在乘船离开南京时,壮志未酬的铁匠眺望长江,触景伤情,回忆思索:在古代中国,建都南京的王朝几乎都是短命王朝,恐怕黑暗腐朽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也是,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年!

    他隐约有一种不详预感:不久的将来,列强们会用飞机战列舰航母试图再次把昏睡的中国炸醒!

    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禁止刘悟透在中国任何地方兴建大型炼油厂。

    筹资已经毫无意义,他立即带息偿还手中的建厂借款,损失近一百万大洋的利息钱。

    回到汉口的铁匠伤心透顶,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禁止湖北企业家刘悟透在中国任何地方兴建大型炼油厂’的消息也迅速传到近在咫尺的上海。

    鑫德盛和全上海的商贾更加嘲笑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刘悟透,他们赌赢了。

    鑫德盛的文丰耳听闻父亲的遭遇,拍桌愤怒,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