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绝罚(中) (第2/3页)
法律上他不能够杀死一个无辜的人,但他可以随意的将任何罪名加在某个平民的头上,譬如偷窃或是‘攻击骑士’之类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将遇到的任何一个农夫挂在树上,又或者是割断他们的喉咙。
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损失了这份财产的领主会不会来找他们的麻烦,即便如此,他们所要付出的也只不过是几个银币。”
“他们竟然有这样大的权利吗?但我见过的骑士先生都很和气。”一个孩子说。
“那是因为从一开始,弥赛亚就对他身边的人进行了拣选吧。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他从万千棵麦苗中挑选出来的最好的几株。而在之后的风雨和雷电中,又有不少夭折,或是长成了令人厌恶的杂草,让弥赛亚不得不亲手摘去。”
说到这里,老人的语气便变得低沉了下去,仿佛回忆起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于是他很快转换了话题,“……你们应该从你们的书本中读到过,弥赛亚认为,人性之中有善,有恶,而他最终成为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都要看他最初接受的教育——而那时候,人们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来自于教士的言传与父母的身教,他们终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响……
而即便是弥赛亚,他也承认,自己也会被感情所影响,因此他认为,法律才是最为理智和公正的东西,而不是某个有血肉的人——甚至我们看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以撒人,又或者是撒拉逊人……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对于我们来说,唯一需要区分的就是善人与恶人,罪犯和无辜的人,其他的不管是信仰也好,年龄也罢,又或者是性别和身份都不在需要考虑的范畴之内。”
“以撒人?”一个孩子有点迟疑地道:“他们不都是生活在沙漠里的隐士吗?”
“那只是以撒人残留下来的一支,圣地已经不太多了。”
“我的祖父母都很讨厌以撒人,”那个女孩说:“他们因为三十枚银币出卖了耶稣基督,又因为三十枚金币出卖了弥赛亚。”
老人笑了,差点说出——我们的弥赛亚似乎更值钱一些之类的话,幸好他及时打住了,不过他相信,就算是弥赛亚听到了也只会一笑,并不会放在心上。若不然,他如何会是弥赛亚呢?
“事实上,为了能够将弥赛亚彻底地击倒,他的敌人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心血。
或许你们不知道,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预备的证人并不是三百个,而是一千个。”
“一千个。我听说那时候染上疫病的人也只有五千六百七十二人。”女孩惊讶的问道,她能够将数字说的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件事情是记录在当时的史书,以及圣朗基努斯所撰写的弥赛亚传记中的,“也就是说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背叛了弥赛亚吗?”
“是的,虽然这些罪人不可宽恕,但我们也要综合当时的情况予以公正的分析。”老人安抚着这些骤然变得愤慨起来的孩子们:“那时候教会才是人类思想的唯一主宰,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开不了教会所施行的各种圣事。
而若是一个人无法从教会这里得到身份,就几乎注定了他在社会层面的死亡,哪怕他能够侥幸活下来,也是一个野人,他甚至比麻风病人更令人觉得可怕,没人敢接近他,他也接近不了任何人,他没有父母,没有亲眷,没有婚姻和孩子,他就是一头直立行走的野兽,人人可以欺辱他,追捕他,甚至杀死他,更不用说他们还畏惧着地狱。
毕竟在教士们的口中,人太容易下地狱了,女人生来就有原罪哦。男人们呢,也并不是纯然无辜,很多罪行都有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升上天堂——没有定期做圣事,没有斋戒,没有缴税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保证自己的生存已经足够艰难,总会有些疏忽的时候。
而这些之后导致的罪责就会被教士们拿来大说特说,说的仿佛下一刻他们就要掉进地狱里,受永生永世的苦,直到世界末日也无法得到解脱。
那时候弥赛亚所拿出来的技术也确实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无法理解他们看到的东西,也无法明白自己的病是如何痊愈的,他们只能认为这要么就是天主所赐予的奇迹,要么就是魔鬼耍弄的手段。
而教士们宣称这是后一种的时候,他们也就相信了,更不用说那三十枚金币。
那可真是大手笔呀,”老人的唇边浮起了讥讽的微笑:“一个农奴可能这辈子没有见过任何一枚钱币,哪怕是铜币,他们能够吃饱豆子糊糊,已经算是上上大吉;一个自由民或者是工匠,他们一年的所得,也可能只有十来枚银币;而一个富有的银行家或者是商人,他每年的收入也可能只在一百到五百金币左右。
热那亚的一整年收入则是在三万金币左右上下。
可为了能够让他把罗织的罪名成真,他们可是慷慨的给出了每人三十金币的价格,而按照他们原先的计划,将会有一千人领取这些金币,虽然其中有一些人可能拿不到,也有可能拿到了之后又会莫名其妙的从他们手中消失,但他们确实给出了这个价格——一整个热那亚的年收入。
但在这一千多人之中,有一百多人死于疫病,没法再从坟墓里站起来,为他们做假证。
但在剩下的八九百人中,又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拒绝为他们作证,或者是出于良心,或者是出于信仰,他们坚决认为这不可能是魔鬼的伎俩,毕竟他们并没有见到一个浑身漆黑的魂灵站在他们面前,要求他们在羊皮纸上签下自己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