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0 (第2/3页)

汪美芳就径直走进厨房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她便熟练地打好了洗脸和洗脚用的热水,并将它们稳稳当当地端进了房间。

    这对恩爱的夫妻一直以来都共用一条毛巾、同一盆水来洗漱。邹建民常开玩笑地说,他和汪美芳简直就是天仙配,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彼此间深厚的感情让日子充满了甜蜜与温馨。即使偶尔会面临一些困难和艰辛,可他们总能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依然觉得无比快乐和幸福。

    次日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邹建民便早早起床,骑上单车上路前往虹桥大姐邹国英的家。一路上,微风轻拂着他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

    而此时勤劳的大姐起得很早,精心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当她远远望见弟弟邹建民的身影时,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忙迎上前去招呼道:“老建古,你来啦!快进屋来吃早饭哟!”

    与此同时,邹连坤也没闲着,他已经成功邀请到了几位泥水匠师傅和粗工朋友们前来帮忙。众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番薯粥、香气扑鼻的炒大豆、咸香可口的梅干菜豆腐干以及酸甜开胃的酸萝卜条等几样小菜。

    这些可都是邹建民从小吃到大的美味佳肴啊!他一看到这些熟悉的食物,便迫不及待地盛起一碗番薯粥,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那香甜软糯的口感让他欲罢不能,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喝下了整整三碗,肚子被填得满满的,感觉十分满足。

    吃完早饭后,邹建民稍作休息,便与泥水匠一同来到了新房的地基处。他们先是仔细地进行定位打桩,并拉起了笔直的线条,然后用石灰沿着线条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便开始动手挖掘墙角沟。只见他们手持铁锹,用力地铲向土地,一下又一下,汗水渐渐浸湿了他们的额头,但谁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与此同时,建房所需的杉木在前几天邹连坤就请人从山上砍伐下来了。不过,这些杉木还尚未削皮处理,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使用。这时,邹建民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锯子,走到一堆杉木旁,熟练地开始裁料工作。由于他昨天就将木工工具整理妥当,而且把锯条打磨得异常锋利,因此锯起这新鲜的杉木来显得格外轻松。

    正在一旁忙碌方经显看到邹建民如此娴熟的操作,不禁赞叹道:“哎呀呀,西山老师傅这锯子弄得真是不错啊,瞧你锯起来毫不费力呢!”

    听到夸赞,邹建民微微一笑,回答道:“嘿嘿,我昨天特意用锉刀开了锯条的,而且我开的还是三路齿哦,这样自然就更好锯啦!”

    说起这位方经显,他可是大姑父方家炎的妹夫,也是邹连坤的亲大舅了,他身材不算高大,但却能言善辩,一张嘴总是说个不停,给施工现场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此外,他嘴里还有两颗闪闪发光的金牙,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今日,外孙邹连坤家新建房屋,他听闻后便赶来相助。原来,负责砌墙抹灰等泥水活计的正是他弟弟方经成。一家人彼此熟悉亲密,交流起来自然毫无拘束。由于众人对邹水根的技艺和为人十分钦佩,故而亲切地称呼邹建民为“西山老师傅”。

    邹建民每日皆是早早出门,直至夜幕降临方才归家,但他丝毫不觉疲倦与辛劳。每天午餐之后,照例有半小时的休憩时间。利用这段短暂时光,邹建民总会前往寻找同窗好友邱叶林玩耍消遣。邱叶林同样从事木工行业,且在当地颇负盛名,其制作家具的手艺堪称一流水准。碰巧这几日,邱叶林正在邹连坤新房所在马路对面的一户人家帮忙打家具。

    见到老同学邹建民来访,邱叶林热情地迎上前去,并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香烟递给对方,笑着问道:“建民呀!听说你正忙着帮你姐夫盖房子呢?”

    邹建民微笑着伸手接过香烟,应道:“是啊!不过也就是挣个糊口钱罢了。哪像你做家具这般自在舒适哟!”

    邱叶林摆了摆手,回应道:“哈哈,其实做家具相比起建造房屋来确实稍微轻松一些。之前你姐夫也曾邀请过我参与他家新房的建设工作,只可惜那会我实在抽不出时间了。”

    邹建民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制作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