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面难知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面难知心 (第2/3页)



    “太子殿下近日在崇文馆学文史,由我执教,恰好听闻你和谢公子回来,便陪着一起过来看看。”

    赵翎略显疑惑:“不是国子监的范先生给太子讲学吗?怎么换成了二姥爷?”

    徐彤身后,还有几个陪同皇太子读书的京城贵子,其中就有范黎的得意弟子张怀瑜,因为实情不好明说,张怀瑜只是委婉解释:

    “入冬家师染了风寒,近日抱病在家,此事才交由徐先生代理。”

    “哦……”

    ……

    谢尽欢听见这对话,心头觉得换老师,恐怕不止范黎染风寒那么简单。

    他虽然不是儒家门生,但自幼学叶圣范黎的书法,对儒家的构架挺了解。

    儒家在大乾分三支,分别是江州徐氏、华林李氏、叶圣一脉,大概可以理解为儒家下面的三个派系,就道家下面的丹鼎、占验等差不多,只不过儒家区分不在功法,而在各自学说。

    其中江州徐氏的话事之人,就是面前的徐彤。

    叶圣一脉的领头人,则是范黎。

    叶圣属于自立门户的儒家门生,历史渊源远比不上徐李两家,但叶圣功勋太大,不光平定了巫教之乱,当年为了在苍生大劫中保留火种,还把南朝的好苗子都集中在青苗巷加以庇护,四无老祖是其中尖子生,余下还有不少天资聪慧的年轻人。

    等到战后,这百十名学生,又散往各地重建废土,有的当封疆大吏有的当掌门宗主,这才让南朝短短十年间就恢复了元气。

    虽然叶圣真正的徒弟,只有范黎、穆云令、吴诤这三个人,其他人,包括魏无异、司空老祖在内,都只是在叶圣手底下的学校读过书,大概就是林紫苏和穆云令的关系。

    但能被叶圣点拨一句,对寻常人来说都算吹一辈子的事情,这些人在叶圣庇护下上过几年学,肯定以叶圣学生的身份自居。

    这就导致开国之时,大乾遍地都是叶圣门生,无论朝野都占据绝对主导权,徐李两家根本没法竞争。

    而如今百年下来,当年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寿终正寝,还活跃在舞台上的,只剩下四无老祖等几人,叶圣一脉的影响力自然也在逐步消退。

    而‘南徐北李’这两家,则靠着千年沉淀,在朝堂上取得了大量席位,其中华林李氏影响力最大,这点从李公浦都得往自己脸上贴金就能看的一二。

    但谁也没料到,叶圣一脉精心教导的前太子,竟然能出事,而后以徐氏为背景的丹王又登了基。

    这就导致江州徐氏直接一飞冲天,丹王上位后提拔的重臣,无一例外都是徐氏嫡系。

    出于这个背景,太子老师这个重要职务,江州徐氏怎么可能让叶圣一脉和华林李氏的人担任。

    为此范黎抱病请辞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没竞争过,被徐彤抢了位置。

    当然,也不排除赵德实在太离谱,真把范老爷子气的撂挑子了的可能……

    ……

    谢尽欢作为修行中人,对于朝中尔虞我诈并不怎么了解,也没太在意这些,只是和赵德你来我往瞎扯。

    赵德显然也不在乎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