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替天行道 (第2/3页)
法凝固,要不就是字迹不清晰。
从印泥到松墨,辽东匠人不知道尝试了多少种配方,结果依旧不理想。
油墨都没有解决,就更别说活字印刷术了。
所以《知行邸报》现在用的其实还是雕版印刷术。
并且由于油墨的不过关,每次印刷之后纸张都必须晾晒一天才能堆迭。
饶是如此这样的效果也令荀攸喜出望外,这才搞出了《知行邸报》。
慢点就慢点,反正现在消息传递迟缓,太快了荀攸也没用。
所以《知行邸报》三个月一版,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
相比于《知行邸报》那点工作量,《知行录》其实才是将作院的工作重心。
要不你以为魏国商贾哪里来那么多书籍?还不都是从将作院批发的!
为此管氏、糜氏没少眼红将作院的技术,只是没胆子上窃取而已。
一旦等到天下太平,想必造纸术、印刷术外泄也是迟早的事情。
……
数日之后,张松满意的离开邺城。
于公于私,他这行都很顺利。
只不过来的时候热热闹闹的,当他走的时候就比较冷清了。
因为王粲、庞统已经被知行书院录入,正式拜入魏哲门下学习了。
而随着卧龙凤雏等优秀学子的毕业,新入学的王粲、庞统等人很快便成为了知行书院的风云人物,知行书院中的荆州士子比例开始悄然上升,不过这都是后话。
八月,关中大蝗。
九月,汉水溢,溃民千家。
是月,江淮大饥,闲民相食,袁术伪朝坐视!
政事堂中,当魏哲看到这份奏报之后,忍不住轻叹道
“袁术……当真该死啊!”
国渊、戏志才等人闻言也没有奇怪。
若不是怕耽误了农时,他们又岂会放任袁术逍遥到今天。
如今兖、徐两州的度田业已完成了,地方安定,百姓安居,也确实是时候该动手了。
不过国渊想了想还是建议道:
“眼下各地正值秋收,不如再等些许时日如何?”
“也罢,那就秋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