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荆州的活路 (第2/3页)
所赐!
作为刘表的外甥,张允自然知道自家舅父对袁术,孙坚是什么看法。
于是不等刘表开口,张允便冷哼道:
“足下不必虚言恫吓,如今魏军剑指寿春乃是天下皆知之事。”
“足下便是再如何巧舌如簧,亦不能颠倒黑白。”
“袁术能有此难,皆为咎由自取,与他人无尤。”
“若足下当真想要结盟,不如先将南阳郡归还以示诚意,否则无需多言!”
侧下的文聘闻言当即拍案附和道:
“不错,先将南阳还来再说!”
一众荆州文武闻言亦是连连点头,出声附和。
上首的刘表闻言亦是面露笑意,显然也认可张允的话。
见此情形,阎象口才再如何了得也没办法再劝了。
僵局之下,他也只能无奈选择告退,准备另寻他法,比如私下劝谏刘表。
然而在阎象离开之后,蒯良却趁刘表更衣时绕到后院私下劝道:
“殿下可与天下人结盟,唯独袁术不可。”
鉴于此刻四下无人,刘表也没有再说什么废话,当即叹息道:
“理是此理,但阎象之言也不无道理。”
“魏氏之强天下皆知,吾恐其得淮望荆,届时袁术已去,吾怕是独木难支呀!”
但蒯良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眼神深邃的轻声道:
“殿下乃宗室老臣,若与一僭称天子之贼为伍,您让天下怎么想?”
“纵然天下人不言,您让后世史书怎么评价?”
此言一出,刘表顿时僵住了。
不得不说,蒯良的两句话实在犀利,全都准准的扎中刘表的死穴。
前者“生前名”,后者是“身后名”。
这对于贪慕虚名的刘表来说,无论是哪一个他都不想损失,尤其是后者。
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儒家士大夫,而后才是荆州刺史,汉室宗亲。
后世史书的恶评对于他来说,甚至比死亡更加可怕。
见此情形,蒯良这才继续道:
“今我荆州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何必与贼为伍,为天下耻笑。”
“若殿下忧虑魏氏,臣愿意出使益州,行‘五国相王’故事。”
“一旦荆益结盟,魏公威想必也无法奈何我等!”
见蒯良这么一说,刘表顿时眼神一亮,狠狠的心动了。
“互表名王?”
想到这里,刘表终于不再犹豫,当即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