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跟第一次拿工资似的 (第1/3页)
想法是有了,但原版的《红海行动》问题可不少。
当然,问题也差不多都是老问题,跟《湄公河行动》差不多,解放军不像解放军,反而更像飞虎队。
电影里,蛟龙突击队的武器乱七八糟的,美、德、英、法、瑞士,各个国家的都有。
这里就很离谱了,工业化前,咱们用着万国牌武器;工业化后,咱们还用着万国牌武器?
那这工业化,不是TM的白工业化了吗?
说到底,还是原版的主创团队不够用专业,从黄锦瑜饰演的那个狙击手的瞄准镜分划板就能看得出来。
那玩意儿纯粹是不懂的人随手DIY出来的。
祁讳拥有【狙击精通技能】,各国、各式的瞄准镜分划板都了然于心。
就没见过哪个国家的瞄准镜是那种样子的。
估计啊,又是港岛创作团队习惯性的粗制滥造。
他们的服化道垃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还有武警保护侨民那里,估计原版主创根本不知道武警具体是什么。
单纯把武警当成衬托蛟龙突击队的小角色。
想到这里,祁讳只觉得好笑。
别看人家名字里带个警,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解放军部队,是精锐的轻装步兵部队。
要比各种武器装备,大范围机动作战这些,武警是比不过其他兵种的。
但要说城市狭小空间战斗这种主场战斗,武警能将其他兵种吊起来打。
在和平年代,他们是最具实战经验的部队。
有谁当兵想上战场,想真刀真枪血战,武警部队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这种部队愣是让港岛团队拍成畏畏缩缩,毫无主观能动性,毫无战斗冲劲、想法的保镖、护卫。
形不似,更遑论神似?
除了正方,反派的塑造也不行。
里面的敌人连个像样的动机都没有,就像游戏里的反派NPC,冲上来完全是为了给主角团杀。
电影的故事框架是撤侨,是保护海外公民。
但电影完全没体现这点,极大地削弱了行动的严肃性和政治性。
作为商业片,这不算严重的问题。
毕竟都赚钱了嘛!
原版的《红海行动》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了嘛!
这是不容否认的。
但有些事情,还是比赚钱更重要的。
所以,剧本是要进行修改的,不要的一面要删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