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产业联动 (第2/3页)
模属实惊人。
至于日本需不需要?这还用怀疑吗?
日本97%的煤炭的都需要进口,每年要消耗一亿多吨的各种煤炭资源。
缺口太大,可以说是来者不拒。
以前这一亿多吨的煤,基本靠澳洲提供。
虽说国际煤炭价格相对稳定,但有两个因素是交易时必须要考虑的。
运费和煤炭品类,澳洲的煤多是动力煤,丹巴德的属于优质炼焦煤。
现在国际动力煤的价格是34美元一吨,炼焦煤52美元一吨。
这是离岸价,也就是买方承担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
如果是到岸价,那动力煤会涨到47美元一吨,炼焦煤变成65美元一吨。
运费影响非常大,几乎是煤炭本身价格的三分之一。
虽说从印度抵达日本的距离不近,但印度航运的价格普遍低于澳洲。
如果有更便宜的选择,且能提供足够优质的煤炭,那日本的企业为什么不选呢?
毫无疑问,印度煤炭的成本更低。
挖出来的煤完全可以先用火车运到加尔各答,接着再从哈尔迪亚港出海,向东直抵日本。
小田觉得这笔买卖能做,日本国内会有很多企业感兴趣。
他虽是在电子公司任职,但家族的关系千丝万缕,几乎各行合业都有触及。
他作为牵线搭桥的人,不提好处费,光是人脉资源就是一笔财富。
“我明天就飞回日本,不过煤田品位,需要实地考察。”
“没问题,不过别忘了重点,手机。”罗恩比划了个手势。
“一个月内,必然会有决定。”
“好。”罗恩满意的点头。
两种生意,他全都要。
手机这玩意儿,苏尔电器暂时是折腾不出来的。
东大也没有开源的条件,那怎么办呢?最后还是只能落到小日子的头上。
甭管价格或者条件怎么样,拿到技术再说。
等他们内部有了突破,说不定已经是两三年后的千禧年,那时候通信网络也建设的差不多。
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就是罗恩对通信市场的布局,最关键的一步还没迈开。
至于煤炭生意,那是顺手的事。
罗恩的水泥厂、电厂,根本吃不下那么多的产量,多出来的直接卖最划算。
同时他也在考虑成立航运公司,丹巴德的煤炭完全可以自己承运嘛。
嗯,恩诺尔港下半年启用,到时候就把航运公司搭起来。
他的船北上加尔各答,拉了煤直接去日本。
一条龙服务,妙哉。
产业如果能实现联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还可以增加利润。
送走了小田,罗恩又开始安排果阿那里的行程。
他也就结了两次婚,顺便度个蜜月什么的,不过分吧。
在罗恩忙着享受的时候,苏尔电器的寻呼机和VCD也开始正式上市。
阿希什自己就先搞了一台寻呼机,他本有资格用手机的,但为了宣传,他当然要做好表率。
别看寻呼机便宜,以前只卖两千卢比不到。
但这玩意儿在孟买街头,依旧是稀罕货,没多少人有。
阿希什把小巧的寻呼机往腰上一别,再特地把衬衫塞进裤腰带,那他就是街上最靓的崽。
只短短半天就不知道引来多少年轻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女孩子,不仅频频打量,还偶尔抛媚眼。
这可让阿希什高兴坏了,他还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回头率。
嗯,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印度年轻人其实对寻呼机是有一定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