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皇太极又又又又又吐血了! (第2/3页)
像是在煎熬。
好在太医们一连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皇太极那原本微弱而急促的呼吸终于还是渐渐平稳了下来。
太医们见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个个瘫坐在地上,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虽然皇太极并没有及时醒来,但他们已经算是保住了皇太极的命。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若是皇太极此刻死了,他们这些太医必然难辞其咎,到时候自己丢了命不说,说不定还会连累家人。
不过好在,皇太极终究还是活了下来。
紧接着,在太医的吩咐下,侍卫处的将士们则是小心翼翼地抬起龙榻上的皇太极,然后向着寝宫的方向走去。
因为此刻的皇太极需要安静的环境来休养身体,而寝宫就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按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多尔衮、豪格以及其他一众王爷都应该识趣地退下了。
毕竟皇太极都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根本没法商量什么正事。
而且刚才在崇德殿里,该商议的事情也都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皇太极也都同意了,他们只需要按照命令办事即可。
然而眼下这几位王爷却并没有丝毫想要离开的意思,他们紧紧跟着皇太极后面,一直来到了寝宫外。
至于他们为何如此执着地不肯离开,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皇位的归属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每一个有野心的人。
他们实在害怕皇太极会突然一下子没了,再加上皇太极并没有指定下一个继承人,到那时,皇位的归属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引发无数的纷争和动荡。
此时的多尔衮,心中无疑是最庆幸的。
因为早在昨天晚上,他和大玉儿就秘密地商量着这件事。
并且他们还制定好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那便是下次皇太极再昏迷之时,大玉儿便悄悄打开暗格,看一下那份传位诏书上面的名字究竟是谁。
虽然他们已经猜到了不是福临,但这种事情还是得眼见为实才行。
万一是福临的话,那他们也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但如果真的不是福临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就要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下一步的计划也很简单,那就是找人仿制一份一模一样的即位诏书,只不过要把上面的名字改成福临。
然后在皇太极快死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替换一下。
如此一来,等到皇太极死后,这份诏书一拿出来,众人一看到是福临,也就不敢再说些什么了,这样福临就能顺利继位了。
多尔衮和大玉儿的计划也算是成功了。
不过当然,这件事情想要实施起来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太极会什么时候死。
也许明天?
也许下个月?
也许半年以后?
也不知道皇太极会不会在死前每天都把诏书拿出来确认一下。
所以在什么时候替换诏书就成了关键所在!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看看皇太极到底能不能挺过今天。
万一皇太极要是今天就没了,那么什么计划也来不及了,他们所谋划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豪格这会儿也担心得不行,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心中真是忧愁到了极点。
虽然按理来说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在军中又素有威望,无疑是最合适继位的人选。
但是话说回来,他的这几位叔叔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多尔衮老谋深算,野心勃勃,其他几位王爷也各有各的心思和势力,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他继位的。
万一皇太极真这么走了,又没留下任何传位诏书,那他想要顺利继位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说不定会引发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到时候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与此同时,寝宫内的大玉儿其实早就得知了皇太极病危的消息。
按照常理来说,大玉儿原本应该立刻赶到崇德殿来看望皇太极,但她却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她想趁着皇太极不在寝宫的时候,看一下那份诏书上面的名字,这也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一步。
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