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这场战役名为:汉中之战! (第2/3页)
朱慈烺也早已在汉中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他下令四川周边的所有军队都开始向汉中转移,把汉中作为这场决战的关键之地。
因此这场战役称之为汉中之战,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与此同时,画面来到汉中。
汉中北依秦岭、南靠大巴山,汉水贯穿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特殊格局,南北连接关中与四川,东西辐射长江中下游平原。
因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汉中自古以来都被称为“小江南”,是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汉朝发祥地,明代延续了其战略地位,在此设立了汉中卫。
汉中卫作为陕西都司下辖的标准卫所,额定兵力5600人,设指挥使统领5个千户所。
当然,和大明的其他卫所一样,汉中卫远远没有那么多人,如今也就只有不到两千而已!
不过这个时候的汉中却是热闹非凡,到处都驻扎着来自周边的军队,将这处原本宁静的‘小江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重地。
这其中有从四川赶来的川军、有从贵州赶来的贵州军和土司军、有从湖南、湖北赶来的‘胡广军’,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卫所军,当然还有汉中当地的驻军!
总而言之,如今汉中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九万人!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在明末这个时候,朝廷想要调动如此多远离京城的军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这个时期明朝的国力已经衰败不堪,根本没有足够的威信和银子来做这件事情。
但是别忘了,经历了之前的松锦之战之后,大明早已不是之前的大明了!
再加上朱慈烺有钱,因此这种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毕竟在如今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
之前朱慈烺陆续往汉中拨了八百万两白银,这批银子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中有一部分银子被封存起来,作为战略储备。
而另一部分则被拿去招募军队以及鼓舞士气,光这笔银子就用了大概两百多万两。
有了这些银子,士兵们自然也愿意为朝廷卖命了,甚至朱慈烺想要的那两万土司兵,也尽数到达了汉中。
不然仅凭一张嘴和一道圣旨,怕是来不了那么多人。
本来贵州当地的土司们并不怎么重视朝廷的命令。
在他们看来,朝廷如今已然是内忧外患,就算他们不奉旨,朝廷也根本没有能力对他们下手。
因此之前他们虽然收下了贵州总兵林兆鼎送来的银子,却并没有真的打算出兵,只想着表面上应付一下。
然而,当贵州总兵林兆鼎再次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傻眼了。
因为林兆鼎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此次朝廷决心在汉中与李自成的农民军进行决战,并且将调集五十万大军来汉中!
土司们听后,心中不禁一惊。
虽然他们心里清楚这五十万的军队数量肯定是贵州总兵林兆鼎瞎编的,但他们也明白,如果朝廷真的要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决战,那么最起码人数也有二十万左右。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他们不出兵帮忙的话,那么说不定等朝廷打完李自成之后,下一个就要来打他们了!
再者说了,他们之前已经把朝廷给的银子都收了,这要是不派兵的话,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啊!
于是乎,这些土司们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派兵。
然后东拼西凑,终于凑了两万人交给了贵州总兵林兆鼎。
再加上贵州原本的军队,这才有了眼下贵州的两万五千士兵。
不过,这也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今汉中的兵力实在是太复杂了。
来自五湖四海的军队汇聚在此处,相互之间因为生活习惯和作战方式的差别根本无法协调。
犹如一盘散沙一般!
虽然之前朱慈烺下令暂时让四川总兵刘佳胤协调大军,但很明显,除了川军之外,其他的一些军队根本就不认他。
比如贵州来的土司兵,他们只认自己的土司将军,对刘佳胤的话充耳不闻,就连贵州总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