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明发谕旨,皇子袁易 (第1/3页)
翌日,乃是五月十一。
畅春园中,忽传出一道谕旨:执掌宗人府十余载的和简亲王,竟卸去了宗令重任,接印者则是忠怡亲王袁祥!
此番变动,似晴空里骤起一声霹雳,震得一些王公府邸、勋贵门庭人心惶惶,窃窃私语。
又翌日,五月十二。
天色晦暗,一清早便下起雨来,雨势不小,将畅春园内的亭台楼阁、碧树红花皆笼罩在一片迷蒙水汽之中。
上午时分,忠怡亲王于澹宁居面圣毕,便奉了泰顺帝密旨,领着一群随从,踏着湿滑的路,往一间房屋行去。此房屋临时充作关押之所,虽无狴犴之森严,却也门户紧闭,守卫林立。
屋内,皇三子袁时蜷坐,身上那件蟒袍已是褶皱,往日骄横之气无存,面色灰败,眼窝深陷,头发亦有些散乱。
袁时一见忠怡亲王进来,如溺水之人抓住浮草,猛地扑将过来,抓住忠怡亲王的衣袖,急声问道:“十三叔!可是父皇回心转意了?可是要释放我了?父皇宽宥我了是不是?”
声音嘶哑,却带着强烈的期盼。
忠怡亲王面色沉静如水,不动声色地将衣袖抽回,淡淡道:“圣上已有旨意,革去你的爵位。我此番前来,便是奉旨押送你前往圈禁之所。”
此言一出,袁时霎时间僵在原地,面如死灰。他原还存着侥幸,只道父皇前日那“革爵圈禁”的雷霆之怒不过是气头上的话,过后总会转圜,岂料竟是真的!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决绝!
浑浑噩噩间,他已被“请”到了屋外。
雨丝打在脸上,他才猛地一激灵,想起关键所在,忙追上两步,颤声问走在前头的忠怡亲王:“十三叔!父皇……父皇要将我圈禁何处?可是我的亲公府?”
他心中尚存着希望,若能圈禁在自家府邸,与妻妾婢女们相伴,总算不至过于凄惶。
忠怡亲王脚步略停,却未回头,只望着前方朦胧的雨幕,声音平淡得听不出波澜:“到了地方,你自然知晓。”
袁时的声音愈发惊恐,几乎带上了哭腔:“难不成……难不成不是我的亲公府?父皇竟不允我与家眷一处?十三叔!这……这是要送我去哪里啊?!”
然而,忠怡亲王再无只字回应,唯有沉默。
这沉默,似比任何呵斥都更令袁时绝望。
当下也由不得袁时挣扎,自有人上前,“扶”着他登上一辆早已备好的青帷马车。一行人马便押着这辆囚车,出了畅春园,踏上了回神京内城的官道。
马车辚辚而行,车帷紧闭,却隔不断车外那一片潇潇雨声。
袁时独坐车中,面无人色,耳听得车轮碾过泥泞之声,马蹄踏水之声,以及无休无止、仿佛要下到地老天荒的雨声。前程何处?竟是茫茫一片黑暗。那雨,好似不是落在地上、车上,而是浇在了他的心尖上,浇灭着他的妄念。
一行人马在雨中迤逦而行,穿过神京内城巍峨的城门。
车内,袁时颤手掀开车窗帘帷,但见雨中街市朦胧,贩夫走卒匆匆,酒旗茶幌在风雨中无力飘摇……
这般烟火景象,往日他策马扬鞭而过,何曾留恋过?如今却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尘世繁华。
想及自家竟要身陷囹圄,不知何年何月方能重见天日,再睹这市井人烟,忧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车驾却不往袁时的亲公府方向而去,而是入了皇城,最终停在一处僻静的小宅院门前。
这处小宅院,青砖灰瓦,门庭冷落,门前老槐被雨打得枝叶零落,更显凄清。此处本是内务府名下闲置的一处官房,平日无人问津,如今却成了圈禁袁时的牢笼。
袁时被“请”下车,雨水立刻打湿了他的蟒袍。他茫然四顾,见院落周遭已被内务府的官兵严密把守,将小宅院围得铁桶相似。
待进了宅院,忠怡亲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字字如冰珠砸落:“自今日起,你便在此静思己过。一应饮食起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