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斯皮尔伯格回应,历史第一之争! (第1/3页)
……
“咔!”
路知远在当男主角的时候,副导演苏沦,负责坐在监视器面前,替他查看电影镜头。
这时候,拍完第1个镜头。
苏沦直接喊“咔”,同时,老远就对着路知远竖起大拇指,大声称赞:“远哥演的太好了!大家说对不对?”
“对!”
这一刻,全场齐声高喊。
除非是傻子,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唱反调。
对于这种情况,这些年来,路知远已经见怪不怪。
他是电影的导演,是电影的男主角,是整部电影的创作核心,也是电影的最大票房保证,是整个剧组的工资发放者。
这些人,本能的想要拍他马屁,只要他开心就好。
至于,路知远的演技好不好……大家都无所谓。
因为这部电影,是路知远负责。
“把镜头调出来,我看一眼。”
路知远来到监视器面前看了一会儿。
幸好,如今的科技发展得已经比较快,无论多少个摄影机,也可以做到同步回放。
换成几年之前,想要让这么多台机器一起同步回放,根本做不到。
“光线似乎太暗了一点,显得太过诡谲阴冷。不应该是这样。”
看了一会儿,路知远不由皱起了眉头。
不应该是这样,那又是怎样?
第一天开工,苏沦就想要抓头皮的。
大哥,你演的就是反派,光线暗一点,诡谲阴冷一点,才比较正常,好不好?
“灯光师,过来一下。”
幸好,这种光线上面的问题,路知远从来不需要征求其他人的意见,他自己琢磨了一会儿之后,便想到了一个主意。
“远哥,您吩咐。”
灯光组的几个老师傅,立马跑了过来,在路知远面前像个小学生一样,乖乖听吩咐。
“我需要一束冰冷的月光,照在我脚边。要如同卡拉瓦乔风格的地窖式的光芒,有没有问题?”
这个灯光小组,跟着路知远拍过《美术生》,应该可以理解卡拉瓦乔风格的地窖式光芒。
这是一种视觉引导性光线。
跟伦勃朗一样,卡拉瓦乔也是一个运用光线的大师。
“没有问题。”
灯光小组不知道,路知远为什么要用卡拉瓦乔分割的地窖式光芒,但他们作为打工的,在自己搞不懂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听老板的。
“好,再来一次!”
对于路知远来说,第1场第1镜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他确定整部电影的基调。
也可以让整个团队,进行一次磨合。
最重要的是,拍过这一场之后,整个团队就会知道他这个导演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样子的。
工作的时候,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
路知远在那里,一遍又一遍的磨镜头,让旁边围观的康总,莫名感觉到一丝紧张。
手心都开始出汗了。
不是吧?
第1个镜头,就得拍这么久?
难道出什么问题了?
刚才那个镜头,康总觉得已经非常的到位了。但路知远却在一遍一遍的拍,仿佛很不满意。
……
半个小时之后。
路知远大概磨了五六遍,终于确定,第1场第1镜拍完了。
“收工。”
今天是开机仪式,随便拍一拍,让大家找一下感觉,也就结束了。
路知远并不准备通宵达旦的加班。
最主要的是,康总好不容易来一趟,他心里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想要得到解答。
对于甲方投资人,路知远服务一向到位。
因为,在甲方口中,得到良好的口碑,会帮助路知远,得到源源不断的电影投资,以及各种电影上映之后的资源倾斜。
……
《长城》是一部古装电影。
拍摄过程当中,每一个角色都需要化妆,换服装,拍摄起来,其实挺烦的。
这会儿,路知远正在卸妆,换衣服。
康总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路知远的身旁,小声的问了一句:“阿远,刚才那个镜头,你前后调了好几种打光方式,有什么讲究吗?”
康总不懂就问。
作为一个公司管理者,他虽然懂一点艺术,但又不是特别懂。
尤其是,在路知远这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面前,谁还不是一个小学生呢?
“光线,可以为画面注入灵魂。”
“开场第一幕,我们的主题是【深渊】与【召唤】。”
路知远简单的讲了一句。
“深渊与召唤……有点意思。”
康总琢磨了一下,深渊应该指的是,殷武这个角色,面对的现状。
至于召唤?
顾名思义,殷武这个角色在召唤怪兽,召唤灾难。
“康总,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应该可以看到,【殷武】手中的那一面青铜镜,已经出现了裂痕。”
“这个裂痕,相当于是殷商王朝的深渊。
“再考虑到这片土地,如此的荒凉,就像废墟一样。从整个历史循环来讲,这就是殷商王朝的最后一幕结局。他们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在深渊和废墟中哀嚎。”
“但在这时候,殷武获得了一个机会。在殷商遗迹当中,他找到了危险而又强大的神秘力量。”
“对他而言,这种邪恶的古老力量,就是一束光。”
“但这束光,与我们平时认为的那种光,必须不一样,是那种冷色调的光芒,用来凸显背后的危险。”
“这束光在这个场景当中,不但没有任何的神圣感,相反,充满黑暗与毁灭的气质……”
“当然,最主要的是,在这种阴冷诡谲的时刻,一束光出现,会让观众的视觉焦点,落在殷武的脚下。在做后期的时候,我会在那里,加上一个巨大的特效。”
“除此之外,在电影的结局,殷武将会为此刻的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也是这束光的另外一重含义。”
“光,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生命的指引。”
说到这里之后,路知远转头看向了康总:“而且,这样的明暗搭配,康总不觉得,有一种神秘危险的特殊气质吗?”
“作为观众,康总你会不会好奇,这部电影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开头除了视觉特效之外,也要赋予电影一点神秘的气质。
当然。
也有人会觉得,路知远简直是神经病,搞这么复杂干什么?
观众又看不懂。
不过,当导演要是没有一点自己的特殊趣味,放在电影里面进行表达,路知远还当什么导演?
作为一个身价200亿美元的大富豪,他的人生,也就这么一点乐趣了。
“有一点。”
康总觉得,路知远平时挺好沟通的,但拍起电影来,怎么整个人有点神经质?
这么一幅画面,有这么多讲究?
作为一个普通人,康总反正搞不懂。
但不管如何,路知远搞特效,世界一流。
至于实拍,在这种超级视觉大片里面,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路知远想要小小的任性一下,康总愿意为其买单。
作为一个艺术家,路知远的风格是如此的独特。
在认识路知远之前,康总觉得,蒂姆·伯顿的哥特黑暗美学,已经非常的独特了。
但这段时间以来,康总看了路知远的好几部电影,他发现路知远的色彩虽然非常的丰富多变,但他电影里面的那种崇高气质,实在是太独特了。
电影史上,独一份!
他来拍这种宏伟电影,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找不到第2个人可以与他媲美。
“阿远,你觉得没问题,那就好。你是电影大师,不管你想要拍什么,我全方位支持你。”
“你不要有压力,慢慢拍,我们的时间很充裕。”
康总能够感觉到,路知远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要不然,路知远随便拍一拍,糊弄一下自己,自己也看不懂。
但路知远选择将这个画面当中的一束光,拆分出来跟他讲解了这么多……这就意味着,路知远想的更多。
康总还是不了解路知远。
如果康总足够了解路知远,他就会知道,路知远在拍摄的时候,脑子里是艺术家风格。
但在电影剪辑的时候,他就会瞬间清醒过来,变成一个合格的电影商人。
他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让观众心甘情愿的掏钱买票房,最好是买最贵的3D IMAX。
一张票顶普通票三张。
至于艺术表达?
等他成为历史第一再说吧。
……
康总走了。
路知远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第二天,他就发挥出了片场独裁者的权力,让整个剧组,陪他蹲了一个通宵。
就为了拍星光。
北半球的秋天,尤其是在11月,银河开始变得璀璨起来,天空上的亮星逐渐变多。
在这样的夜晚之下,星空会特别的漂亮。
不过,由于这些亮星,分属的位置不一样,有些是在傍晚特别明亮,有些又是在凌晨。
路知远不知道,哪一颗星比较漂亮,他需要对比。
于是,他让整个剧组陪他一起等。
……
“小楠,我要疯了。”
“他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吗?”
杨蜜以前没有陪着路知远一起拍过电影,但他听过一些传闻,说路知远为了等一个合适的光影角度,可以让剧组陪他蹲两个小时。
不对。
为了拍极光,他让剧组陪他蹲了一个礼拜。
今天才蹲了一天,杨蜜就有些扛不住了。
“我觉得,今天还好,哥哥也没有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