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华国造的能不好吗? (第2/3页)
?”
林燃大笑道:“我很好奇,到时候NASA会怎么解释?
反正现在我是怎么都想不到,到那个时候,NASA高官们的表情,哈哈哈哈哈~”
阿波罗科技一直都有月球探测车项目,毕竟第二次登月的时候就发了辆月球探测车上去,这次NASA的要求无非是要做无人的,然后整体框架有所改变。
对阿波罗科技来说小菜一碟,甚至都不需要林燃亲自参与。
直接由负责月球探测车的工程师团队负责就行。
探测车团队的负责人叫张晓明,曾参与嫦娥系列,是从华国航天那挖来的。
也不能说是挖,是他自己想要跳出来。
过去华国航天还有事业成就感作为优势,和民营航天机构比,华国航天给的工资待遇要少很多,然后成就感方面可以弥补工资上的短板。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项目经验太小众,民营航天连火箭都没整明白,要去开辟什么月球探测车项目要等到猴年马月?
去新能源车企嘛,不能说毫不相关,至少也是个牛头不对马嘴。
所以张晓明虽然一直对在华国航天的工作略有微辞,但也干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到阿波罗科技的横空出世,他毅然决然选择跳到那边去,连成就感都有所领先,甚至还给了他一个基层管理的职位。
他召集团队,负责机动系统的机械工程师王磊,负责通信和电源的刘元民,整合科学载荷的地质仪器专员陈浩。
张晓明摊开规格表:“这是教授临时给我们加的任务,参数相信大家都看过了,尺寸约2.4米长、1.5米宽、2米高,重430kg。
4轮驱动,能爬30度坡,在月球极端气候下,满电状态下的行驶距离至少20公里。
仪器包括NSS中子谱仪,用于检测氢含量;NIRVSS近红外谱仪用于分析挥发物;MSolo质谱仪用于测量气体,能够1米深钻取样本的钻头。”
王磊动作很快,都已经在CAD软件上完成建模了:“机动系统关键是低重力适应。
月球重力只有地球1/6,轮胎需特殊月壤抓地设计,它们缺失的细节,我们可以用金属网状轮毂,避免尘埃沉陷,这些都是现成设计,生产端那边连模具都不用重新造。”
陈浩弱弱的补充了一句:“张工,我怎么感觉这玩意很像NASA的VIPER月球探测车呢?”
他举起自己的平板电脑,上面是NASA VIPER项目的页面,随后陈浩又放大了图片,然后分别指了指桌上图纸中的月球探测车,和自己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月球探测车。
“这两个不是一模一样吗?”
张晓明看了下说:“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
陈浩问:“是指车头的小米LOGO不一样吗?”
张晓明点头:“没错。
好了,这不是我们要操心的,就算和NASA的VIPER一模一样也没什么奇怪,就算是NASA的VIPER一模一样,也很正常啊。
教授本身一直就喜欢拿NASA的一些东西来复刻,土星五号我们都复刻成功了,VIPER月球探测车算得了什么。”
最狂野的想象,也想不到,这有小米LOGO的VIPER月球探测车还真是为NASA造的。
见张晓明说的也有道理,教授想要搞点复刻工作很奇怪吗?
他们四个月内造出来,四个月后这辆月球探测车就到月球上去了,到时候再宣传一下,又是在打NASA的脸,你的月球探测车我不但造出来了,还发射到月球上去了,再刺激一下哈基美。
他们围绕月球探测车的讨论继续,刘元民补充道:“电源是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约650瓦,结合锂离子电池应对阴影区。
但热管理系统我们直接用之前的那套现成的?用多层隔热材料和主动加热器,防止电子元件在-230°C下失效。
通信则用X波段天线,确保与地球延迟1.3秒的数据传输。”
张晓明点头:“优先级:先把框架搭起来,哪里要改,哪里要调整。
陈浩,你负责对仪器进行整合。
我们用国产等效:中子谱仪就用华国科学院帮我们设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