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5章 突破极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5章 突破极限 (第1/3页)

    “其实哈勃望远镜还算是好的了,毕竟它的误差很小,本身镜片就是很精细的东西。

    更离谱的是第一次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巴兹和尼尔差点出不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小满问:“为什么?”

    对于这类秘辛逸闻,她还真不知道。

    “NASA把舱门设计成朝内的了,舱内空间本来就小,然后宇航员的宇航服又很笨重,占满了整个舱内空间,你朝内开,差点门就打不开。

    如果打不开门,他们甚至都回不来。

    在逻辑上,这应该第一天就去测试,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发现问题,一直到真实登月,尼尔开门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劲。

    现实是不需要逻辑的。

    小米的LOGO没发现,也许真的就没人发现,大家都粗心大意了,也许有人发现了,但他觉得没什么,然后所有人都觉得没什么,或者觉得如果这是问题,领导会指出来,下一个环节会有人指出来。

    以至于,最后谁都没有指出这是问题。

    现实是不需要讲逻辑的,不过老美别的不说,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块还是太强了。

    这么快就能抓着雷总,让雷总硬是把已经发了的澄清公告给删除,这点确实太厉害了。”

    通用航天也同步发了公告,宣称自己找了小米来投资,面对保守派议员们的质疑,这是否违反了沃尔夫条款,毕竟VIPER月球探测车来自NASA。

    在驴党掌管的白宫,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可以被掩盖过去。

    等宇航员们回到地球后,老登兴致勃勃地在白宫给他们召开了庆祝仪式,并且颁发了对应的荣誉勋章。

    老登确实很开心,毕竟这可是史无前例的突破,在自己任期内完成了登月,阿尔忒弥斯计划从Obama时期开始提,一直都没有成功,现在他回答了这一问题:阿美莉卡到底什么时候能登月。

    尽管这是用的华国技术,但你去看阿美莉卡媒体,会发现,所有媒体都对此闭口不谈,似乎没有发生一样。

    大家都在谈,多元化的成功,和60年代的登月比起来,这次不但有女性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还是黑人女性,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多元平等取得显著进展的象征。

    两位女性,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获得了事业金钱双丰收,来自各个品牌的赞助纷至沓来。

    在指令舱等待她们回来的白人男性宇航员,则和技术来源一样,淹没在舆论之中,似乎他压根不是登月三人组的成员一样。

    “巴兹先生,我们的国家怎么变成这样了?”约翰·史密斯上校在佛罗里达州度假,住在巴兹的家里。

    巴兹很喜欢这位新登月的阿美莉卡宇航员,本身他和自己的子女妻子都闹翻了,他巴不得约翰·史密斯来呢。

    “我不是嫉妒,我只是觉得很奇怪,从报纸到电视台到社交媒体,所有的一切都在关注,我们把女性送上了月球,我们把黑人送上了月球。”约翰·史密斯郁郁道。

    奥尔德林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想我们的国家肯定生病了,但这样的病能不能治好,我没有办法给你答案。”

    驴党以为自己取得了大胜,以为多元化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殊不知,驴党主导的多元化论述大厦的天空中已经出现了两朵阴云:

    一朵名叫大T,另外一朵看上去是马斯克,实际上是推特。

    这两朵阴云,在很快到来的总统大选中,会变成瓢泼大雨,从阿美莉卡席卷整个世界,把过去驴党所建构的这套叙事逻辑砸个稀巴烂。

    “南平,这一步迈出后,才是世界格局全方面的重构。”

    黑板上是一个微积分公式:

    李小满走之后,来到林燃办公室的是宋南平。

    此事关乎重大,林燃甚至都没找Pony马沟通,而是找来宋南平。

    他知道宋南平是燕京的人,这也意味着对方绝对可信。

    “教授,这是?”宋南平内心在砰砰直跳。

    世界格局的全方位重构,这话换别人来说,肯定是吹牛。

    但这可是林燃,是曾经做到不可能事情的男人,他自然信对方说的是真的。

    眼前这个公式,一看就很复杂。

    “南平,知道为什么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极限只有33.7%吗?”林燃问。

    宋南平苦笑道:“教授,我怎么可能知道啊。”

    “因为Shockley–Queisser Limit,肖克利-奎伊瑟极限,这个极限限制了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极限。

    我们现在广泛量产的光伏电池还没有达到这个极限,现在市场上普遍量产的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在20%左右。

    如何接近这个33.7的极限,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带有边界条件的量子统计优化问题,约束条件是单结和平衡态。

    那么这个数学问题解决,寻找到最优解之后,我们自然能够寻找到最优结构,让光伏电池达到最佳效果。

    现在的光电转化效率从20%提高到30%,南平你觉得意味着什么?”

    宋南平喃喃道:“意味着,光伏发电在华国的电力板块中重要程度能提升一大截,意味着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

    意味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能够进一步的加速。”

    林燃点了点头,“那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这个极限呢?

    能够超过33%的极限,把边界条件给破坏掉呢?

    如果能够直接变50%,而且成本和过去比起来不会大幅提高呢?”

    “这意味着全球电价大幅下降,电价价格重塑,光伏能在更多场景展开,光伏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场景瞬间成立。

    能源安全将从油气产地往太阳能高效组件和上游原料转移,中东的重要性将大幅度降低,我们将拥有新的外交筹码。”宋南平理解了林燃所说的重构是什么意思。

    可控核聚变是能重构一切的科技没错,但光伏如果能突破,同样是能够重构一切的技术。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华国光伏发电的成本在0.033USD/KWH,煤的成本是0.068,燃气成本是0.10到0.14之间。

    因此有人会问,光伏发电成本最低,为什么不全用光伏?因为光伏依赖太阳输出,夜晚没有输出,阴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