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祀行(一) (第2/3页)
方便去办了。当然了,带着他同样也是会有好处的,就是倘若有意外发生,亨亚日这位小小少年对二人来说,反倒会是一种保护,倒不是说武力方面的保护,而是个人身份上的保护。一般人都天然的不会去想一个正带着孩子的人会去做什么“坏事”,反倒掩护了一些人的意图,当然对好人如此,对恶人也是一样的,端就是看你怎么去用罢了。亨亚日自然不去理会这些,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难道还去反抗不成,又不是什么叛逆少年。
《三国志》本身读起来多少还是有点枯燥无味的,只是早先的人生旅途中铺垫了很多的背后故事,所以里面有很多熟悉的人物,熟悉的事情,看起来就格外的卖力,就是想看看它所描述的和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到底是不是有区别,以及区别在哪里。在这能坐起伏案的地方,读起书来的感受才回到以前,能坚持的时间也明显要长得多,很少出现腰胯和臂膀酸麻到自己只想躺下来的感觉。
晚餐罢,出门散步的时候,葛自澹对亨亚日说道:“明天的计划会暂缓一天,小心无大差,免得节外生枝。我们也只是返乡探亲而已,并不想过多的参合到那些事情中去。我和明宇明日会再去打探一些情况,好确定后面的行止,但也不会因此就裹足不前,最迟后日我们该去还是要去的,那你明日还是在旅馆里读书好了。”
亨亚日答应下来,先生的话说的不清不楚的,自己当然不好刨根问底的,到了要说的时候,自然是会说明的。
第二日的时候,日子就仿似又回到了余斛一般,自己不用管其它的任何事,只要管好自己的读书大业就可以了,余事自然都由先生和明宇叔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一日无话,亨亚日见二位师长即使在晚间散步时,也未就日间打探消息之事有所言说,心下多少有些明白,事情估计不会太小。直到第三日的时候,三人用罢早餐,谢明宇先出了旅馆大门而去,葛自澹和亨亚日并没有一同跟上,而是在旅馆的大堂了暂坐等候。亨亚日心想大概是无碍的吧,这日程看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想必也是他们一行自身不想和当地的一些人事牵扯过多的缘故吧。
过了一会儿,谢明宇出现在旅馆门口,正对着门口的亨亚日看了个正着。他提醒道:“先生,明宇叔过来了。”
葛自澹起身,说道:“那就出发吧,也别让他过来这么来回的走了。”
二人迎上谢明宇,一同朝旅店外去,上了马车。马车起动后,载着三人往城东北而去。
出了城,还是向着东北方一路疾驰,只是这一路上,三人也是无言。直到约莫大半个时辰后,马车行到市郊的集镇,三人就下了车,再往前是要进山了的,只零星分散着一个个的小山村了,路况往往也不大好。再说马车这样的目标又太过明显,未免招摇了些,再往前去就显得过于惹眼了,村民在集市和首山城有见,但一直行到村头的情形却是罕见。好在这集镇离谢明宇早年居住的村子并不远,这里也正是当初谢明宇因做些小买卖而躲过灾祸的地方。原本准备在首山城里买些祭品的,只是后来出了点意外,再者来回带着祭品也麻烦外,还不大好看,所以后来就作罢。谢明宇也想到这边的小集市当是有售卖的,说是也在这里预备把那些物事也是一样的,葛自澹自然也没必要反对,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三人买好祭品,又买了些水果吃食,就又步行出发而去。如果事有不谐,这水果吃食还可以当作充饥的临时手段,也是不错的。再说祭奠亲人之时,尤其是去其安息之地,除了烛纸之外,一般也是要准备这些水果吃食和酒水的。三人安步当车,在谢明宇的带领下,循着往日的记忆往前行去。
一路上,亨亚日所见这山野和零散稻田和国内山区的情况也相差不多,竟是生出了些熟悉的感觉来。谢明宇一边带头前行,也一边打量前方高低起伏的山川,似是对路过的田地也充满了眷恋,一眼眼的,看得很是认真、出神,只是越到后来,就连脚步也慢了下来,余二人自也不催。亨亚日不知道近乡情怯是个什么样的体会,只是曾望文生义的想过。情怯?什么情?又怯在哪里?是怯在自己功名未成而萧索返乡,还是怯在家有高堂还犹自外出,最后又空手归来,又抑或是最难消受的那美人之恩?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罢了,那些东西是什么,他一个小小少年可不会有什么切身的体会,就是瞎想一气的。
越接近那村子,情况越发的变得诡异起来,竟然不像没人生活一般,只在林木掩映之下,三人看得也不够真切。想当初的那一片白地,难道说还有同村之人逃脱了那场灾难后,又返乡重续了家业不成?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