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那堪回首 (第1/3页)
只听老人继续说道:“我们家原本并不指着这务工过活,家里有些祖辈留下来的产业,年年虽说不会有太多的产出结余,但也能勉强维持一大家子人口,温饱不愁。只自抽丁开始后,我们不愿家里子侄去矿上受苦,所以就出钱代工,只是渐渐的周围不少的人家都抛家而去,不说十室九空吧,六七成人家是熬不下去了,都逃难去了。这之后抽丁便愈加的频繁,家里的收入也早就入不敷出了,只好开始变卖家中资财,只是这日子也见不到出头之日。再加上矿上人手也渐渐地难以维系,再后来以银代工也实在是不成了,只好就派了家中抽中了的子侄去务工,不成想,不济两月,人却没了。这下家中人都没了办法,不说长此以往如何,就眼下的难关都过不去。而大家聚在一起,人多目标太大,又太明显,所以商议之后,就各个家人四散各自逃生去了。路上也查询的厉害,尤其是对年轻人,实在不成就只好整日东躲西藏的,这钱财很快就用光了的。我们两个老家伙孤苦无依的,索性就出来了,想来查询之人见我们老而无用,又浪费粮食,所以就不大理会。有富余的人家见我们可怜,多少会给些吃食,所以我俩才得以一路乞讨过活着,四处流浪。后来想到即便是讨饭,华城这边作为王都,情况总归也会好上一些,所以后来就往这边来了。只是日子都过的艰难,华城城里更是为了维持官家体面,经常把我们这些以乞讨为生之人往城外赶。如此过了段时间,想想也不是办法,自己还有这一双手,我们老两口也都还能活,好在现在还没病没灾的,就想着是不是能在这边找个栖身的地方,自己哪怕能动手找些吃食,也总好过这日日无着无落的生活。只是想找地方哪有那么简单,城里显然不行,城外的村子都是别人现成的家,所以也用了不少的时间才得知这村的消息。”
连续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加之天气也热,老人似也有些渴了,抱起茶碗来,咕咚咕咚的猛灌了几口。老人的话自然不尽不实的,对陌生人带着起码的提防,这也无可厚非,三人也不以为意。只是想不到矿山之上竟然会那么的艰难和凶险,三人也是唏嘘。亨亚日年纪尚小,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关隘,葛谢二人也是曾经到矿上见过些矿工的生活,只是没想到,金刚山上竟然会严酷如斯。
“刚开始听说这村子的时候,人们多也不说的详细,只说这里怨气太大,不宜居如何如何,后来时间长了才慢慢知道些具体的情况。只是我们这些流浪之人哪里好有那么些讲究的,一个也是敬佩原来村子里人们的义行,哀悼他们的不幸;另一个是这村子好就好在在这山边,取材方便,也能垦些荒,稍微收拾一下,动动手就能活人。所以告罪之后,就在这里住下了,到现在为止,算算也该三四年了,慢慢的看这气象,才有点像是人过的日子了。咳,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如果可以,谁又愿意背井离乡的四处乞讨呢?现如今能有这样一个安身之所已经很是感激了,剩下的就是希望四散的家人们安好了,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是不是能够再见上一见了。咳。”
“只要人都还在,终归是要见到的。”谢明宇安慰道。
“但愿吧,只这天各一方的,都不好说。有些是到异国投亲去了,还有些是像我们这样留在国内乞食,说不得连音讯都无。我们这在这里也只是苟活,哪能向那太平时候,四邻八乡的尽可去得,逃难之人还得尽量的避着些人,如此更是渺茫,更何况我们年纪一年一年的更大了,说不得哪天就去了。咳,这世道,这和那国人不把我们当人看便罢了,原本的国人一个个暴烈的样子也甚是可怖的,偏偏他们对我们这样人的行止又明白的紧,真是上天入地无门啊。这回到了这村子,反倒没人上门来扰,不知是因为知道无甚油水可得,还是得这村里人的庇佑,那些恶人不来,天可怜见的,反倒让我们找到了乐土,这也算是无意间的收获吧。”
“我们这村子是有田地的,那些田地在谁手里?”
“听说是里长说那些是无主之物,硬是把那些田地都收回了,后来不知道是因为怕事还是什么,又都给出售了的,被人购得后又都分租出去。就这村里,任他们谁也不肯来,这才便宜了我们得以安家。对了,还另有一家,就住在那另外的那草房里,他们年轻一些,都也还体健,在山上得些山货,就下山换些家用去了。今日却是不在,想来是到山下的集市去了的吧。”
三人也不以为意,只是那么随口一问,了解一些情况而已,谢明宇自然也没什么在此重整家业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