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再别放鹰台 (第3/3页)
哥开辟了一条凭手艺安身立命的道路。这比在城里蹬三轮强得多,收入高,还受人尊重。
想到喜伯母做媒的事,蒋梦言暗下决心,回城后要好好开导贺国强,让他放下执念,勇敢迎接属于自己的生活。想着想着,便睡着了,醒来已是晚饭时分。
打井顺利,工钱落袋,蒋家上下都很高兴。然而,喜悦中又夹杂着一丝离愁——蒋梦言和蒋雨竹的暑假结束了。
他们商量好,明天一早,贺国强骑自行车走小路回城;蒋梦言和蒋雨竹搭乘公社往县里交夏粮的机帆船回城。
晚饭后,朱家慧开始为姐弟俩收拾行李。许奶奶把晒得喷香的干菱角米、一小袋鸡头米仔细包好,塞进蒋雨竹的背包:“带到城里,见太阳晒干,泡水煮粥,都是很养人的。”
蒋和顺沉默地抽着烟,突然对蒋梦言说:“小七,家里有井了,你姐不用挑水了。别惦记。照顾好自己。”话虽简单,神情却满是不舍。
第二天清晨,薄雾未散。
蒋梦言身穿一件红色的汗衫,和蒋雨竹一道出门欲行。
许奶奶和朱家慧出来送行。奶奶拉着蒋雨竹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九十六号家里家外的琐碎事情。
“奶奶,我都记下了,您多保重身体。”蒋雨竹声音有些哽咽。
“哎,好孩子,姐弟俩互相照应,好好念书……等过了九月,我就回城去陪你们。”许奶奶眼圈也红了。
“走吧,别误了船。”朱家慧催促着,声音也有些发紧。
姐弟俩转身,踏上通往东荆河渡口的小路。蒋雨竹一步三回头。蒋梦言则挺直了小身板,步伐坚定地向前。
这个暑假,蒋梦言不仅给家里打了一口井,更给哑巴哥打开了一扇凭手艺立足的大门。放鹰台的阳光、湖水、亲人、朋友,还有那份靠自己双手改变生活的踏实感,都已深深印刻在他心里。
机帆船离岸,渡口的景物在晨雾中渐渐模糊,最终融进这平原无垠的绿意里。少年的红色身影立在船头,成为这绿意之中的点缀,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