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朱元璋把群臣整麻了 (第2/3页)
同样预示了,自己去世后,这些人的猖狂模样。
当然,若说单纯的以南北榜案,来进行概述的话。
对于南面的不少省份,是有些不太公平的。
准确的来说,是以江西为代表,浙江,福建帮场子来进行了一场,特别严重的科举舞弊案。
笼统地概括为南北榜案,其余的南方省份,可以说是有苦难言。
事儿没有干,罪名没少分担,跟着挨了不少骂。
“就让宋讷当国子司业吧。
老三这个学丞也先当着。
在里面好好表现。
事情办得好的,今后宋讷人没了,就让老三当这个司业,帮咱看好国子学。”
朱元璋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听到自己父皇所说的的话,朱标很理解了自己父皇的良苦用心。
经过了这样一番刮骨疗毒式的治理,国子学里面的很多虫豸都被清理了出去的。
而紧接着,父皇亲自担任祭酒,老三这个表露了身份的晋王,继续担任国子学丞。
再挑选符合心意的助教等人,来取代那些虫豸。
如此这样的一番手段下来,想来国子学里面应该能平静不少。
少一些歪风邪气,别有用心之人,能够在接下来让众多的学子更好的安心学习,学好本领,为国出力。
就是这样做,是不是对宋讷多少有些不太友好?
宋讷都已经七十岁了,听自己父皇的话,竟像是一直让宋讷,在国内学司业这个位置上,到死为止。
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为宋讷而高兴,还是为宋讷感到一些难受。
不过,朱标也默默的从自己家父皇这里又学了一招。
那就是遇到好用的人了,便不能轻易的放过,要往死里用。
马皇后在边上,没怎么说话。
看着自己家重八,眼里都是柔和的光。
很是欣赏和敬佩。
这就是她的重八啊!
自己当年,果真没有看错人。
和郭天叙这么一个依靠着靠爹的人比起来,重八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最为值得托付的人。
但同时,心里面的一些感触别变的越来越浓。
几乎要压不住了。
那就是,自己家重八是如何知道这么多的?
重八很优秀,这点儿她心里很清楚。
可是,重八最近这一年多以来的变化,也着实有些大。
比之前更加优秀了。
而且,对于财务,算术,火枪火炮,以及这什么物理之类的很多事儿。
重八在此之前是根本不知道的。
或者是知道的不多。
朝夕相处之下,重八有多大本领,尤其是学问上面掌握了多少,她很清楚。
可现在,重八竟像是很多事儿,突然之间一下子的就想通了,就掌握了。
不是说重八变得更加优秀,她不高兴。
她比谁都高兴。
但是心里面的疑惑,却在不断的加深。
这一年多以来,有不少的手段,那都不是以往的重八会用的。
这么多的事情经历下来,这个疑惑,毕竟在她心里面存在很久了。
她之前没想着去问。
可现在,是越来越忍不住想要问一问重八,到底怎么回事了。
不过话到了嘴边,又被马皇后给咽了下去。
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去问。
倒不是说自己家标儿在场,有些话她不好说。
而是因为这个时候,国子学刚刚出了这么大的事。
重八现在正忙着处理国子学的事情。
那她便不能在这个时候,多说些什么,让重八分心?
这个时候去问这些事儿,多少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马皇后要为自己家夫君考虑。
她不是那种只顾自己的人。
不过,心里面却已经下了决心,等到这一次的事情结束后,她便会在第一时间里,就这些事情来问一问重八。
马皇后觉得,在问了重八这些事情后。
自己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让自己意想不到的答案……
……
三天之后,这些人的罪名被定下来,并进行了公布。
吴伯宗这个吴状元进行腰斩。
吏部尚书余熂,原国子司业魏朝,以及助教金文徴,冯庸,国子学经学博士杨守,也就是那位白胡子的景山先生,还有背地里被挖出来的五六个所谓的闲云野鹤,在士林当中很有名望的人。
加起来有三十多个。
被判了剥皮揎草之刑。
剩下的那些牵扯进来的助教们,根据罪责大小。
有的人被判斩首,有的则是绞刑。
最轻的则是杖五十,发配三千里。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人把吏部尚书余熂的人皮,吊在吏部的大门口。
金文徴,魏朝等这些人,则填上草,吊在国子学外面,以儆效尤。
必须要吊满六十天,才能将其给取下来。
这手段果然还很朱元璋。
正如他之前所说那样,既然这些人很多冥顽不灵,食古不化。
家国大义这些都感到不了。
那就让他们陷入到恐惧里吧!
一般而言,死刑犯都是要到秋后才处决。
在朱元璋这里,寻常的死刑犯可以留到秋天。
但是,这种重案,要案的死囚犯,朱元璋那不会让他们多活一天,审完就杀。
一般而言,那些被发配的人,大多都会被发配充军。
特别是宋朝时,最好用这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