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朱元璋图穷匕见! (第2/3页)
张士诚,陈友谅等这些人,单这点儿上就远远比不上咱。
所以他们死了,咱活了。
咱不仅活了,咱还开创了大明,成为了皇帝!
知道为什么你们的国子学的学子,能不用经过科考,就直接授官吗?
就是因为你们宋司业,成为了国子学祭酒后,制定出来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对你们严加管束,督促你们学本领。
能从这国子学里走出去的人,那都是有真才实学在身上的。
可以委以重任。
所以,你们才能被授官!
咱要的是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咱务实不好虚。
而这些严格的学规,就是保证你们能学本领的一大保障。
很多人,都是有惰性的。
咱知道,除了少数的变态之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想主动的去吃苦。
在很多事情上,明知是对的,也难以一直严格的要求自己。
大多不过是奋发图强两三天,紧接着便会再度变得懈怠……
过上一段儿时间,再奋发图强个两三天。
能一直不用别人督促,就能勤奋好学的人真不多。”
听到朱元璋说这些话,很多学子面有异色,一时之间,就觉得皇帝成了他们的嘴替。
关于这个奋发图强两三天,很快便会懈怠的描述,简直是太正确了!
简直就是他们的真实心态。
“所以在这个时候,学规以及严格管教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需要用它们,帮助你们来克服懒惰。
在这几年时间里抓紧学本领。
不好好学本领,接下来怎么能当官?
咱又怎么放心把那么多的重任,交到你们手上?
所以,接下来是国子学学规依旧会严。
依然要让你们的宋司业来狠抓!
不要妄想享福。
来到国子学这里,就是让你们来学习本领的。
不是让你们来享乐的。
如果是享乐,那就别进国子学的大门!”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起来。
说的很多学生为之肃然。
“当然,国子学以往有些地方,也确实有些不太合理。
比如食物定量,别管人的个子大小,食量多少,别管你能不能吃饱,或者是吃不完,都是同样多的饭。
再比如,专门把这食物做的不好吃。
以此来磨砺意志。
这些在咱看来就有些不合理。
所以咱当了国子祭酒后,这件事儿马上就要进行一个改变。
今后,食物敞开了来供应。
吃不饱可以再次去打,而吃不完的人,也可以少打一些饭。
但是咱却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吃多少打多少。
剩菜剩饭,绝对不允许!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谁要是吃不了那么多,却想要多吃多占,打的多吃不下,进行浪费。
那可就要抓典型了!
浪费是可耻的,尤其是对食物的浪费,更是可耻!
是真的不当人子!”
对于皇帝所说的话,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浪费饭确实是可耻!
再结合着当今圣上早年的经历,从他口中听到这些,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也有很多人为之欢喜不已。
太好了,今后终于能吃饱了!
不说国子学,以前的饭菜好吃不好吃,单单是定量这点就很不友好。
国子学的饭菜全免费,由朝廷负责提供。
对于他们这些学子,说实话皇帝是真的很照顾。
就是这个别管饭量大小,都是同样多的饭菜让人有些难受。
饭量大的人,那当真是顿顿都在忍饥挨饿。
“饭菜今后要做好吃,不能故意做的难吃。
厨子们,要提升厨艺!
把饭尽量的做好吃些,可口一些。”
“陛下圣明!”
“祭酒万岁!”
一些人都忍不住在心里面疯狂的呐喊了。
国子学饭菜真难吃,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了。
此时能听到皇帝亲口说出这话,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再好不过的好消息。
“国子学的伙食标准也要提升,比如,至少三天一顿肉。
每两天,每个学子都要有一颗煮熟的鸡蛋。”
“陛下圣明!”
“陛下万岁!”
听到皇帝当众做出来的承诺之后,在场的众多学子那是终于忍不住了,在这里高声欢呼起来。
别提有多么的振奋。
陛下当真是好陛下!
三天一顿肉,每二天还能一人一颗煮熟的鸡蛋。
和他们之前吃的相比,那简直是好到了天上去!
朱元璋看着众人的反应,脸上也露出笑容。
改善伙食,增加营养是必要的。
国子学的功课很重的,很多学子很辛苦。
再吃些没油水,没营养的东西,容易把人的身子给熬垮。
而之所以朱元璋会说,给学子们提供煮熟的鸡蛋,而不是会把鸡蛋做菜,做煎蛋或者是蛋花汤等之类的。
同样也是有着他的考虑在其中。
厨子不偷,五谷不收。
哪怕自自己下严令,让人把国子学的厨子看得再严。
那也同样会也禁不住他们小偷小摸,特别是鸡蛋,必然会成为他们重点照顾的对象。
用鸡蛋来做菜,那么多的学生,一顿少用上个几十个,对于他们而言,那是轻轻松松。
如何才能更好的防止厨子们对鸡蛋下手?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煮熟,每人一颗熟鸡蛋。
鸡蛋可是个金贵东西,在如今是再好不过的好吃食。
许许多多人家,家里面有个鸡蛋了都舍不得吃。
就指着用鸡蛋来换些针头线脑,换一下盐等东西。
可以说,不少人家都指着鸡屁股过活。
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鸡蛋是可以当成货币来用的。
甚至于,哪怕是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