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不是,皇帝居然连这些都知道?! (第1/3页)
华盖殿内,丞相胡惟庸望着朱元璋,一脸郑重的出声说道。
坚决反对吏员成为官员这件事儿。
见到丞相胡惟庸居然在此时,敢提出反对意见,就这个事儿,以正视听。
上早朝的不少官员,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变了。
愈发的敬佩。
胡丞相好样的,没丢份儿!
面对朱元璋这个暴君的胡作非为,关键时刻里还得看胡丞相的!
敢挺身而出,不畏强权,敢为了广大官员和皇帝抗争,维护大家伙的利益。
“陛下,丞相说的对,这个口子不能开。
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低贱的吏的怎么能成为官呢?
就算是做的再好,终究也不过是一个吏员而已。
治国理政,非是吏员所能置喙!”
在胡惟庸开口之后,立刻便有更多的人站了出来,就这个事呼应胡惟庸,一起向皇帝进言。
要把这个车门给彻底的焊死了。
就算是皇帝,也别想在这上面还开一条缝!
这件事,可以说是关乎他们全体官员的利益,容不得朱元璋胡作非为。
就算是朱元璋要干这事,他们也得劝阻了。
吏员一直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连官场里面鄙视的最底端都不算。
就算是再小的官员,都不是卑贱的吏所能比。
现在,皇帝却想要这些吏员上桌吃饭。
这怎么可能?
那些低贱的吏员们也配?
再说,这个时候皇帝想要让吏员,升迁为官员。
那么在今后,对犯了错或者是皇帝所想要针对的官员,进行处罚时,是不是就能将这官员给处罚为吏员。
所以必须防微杜渐。
这个事儿,必须要给堵死了才行。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这些人的表现,那是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这些人,很多嗅觉都特别的灵敏,人老成精。
尤其是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之时,那鼻子比狗鼻子还灵。
自己现在,不过是在这件事情上,小小的开个口子,就已经是引起了这些人的警觉,要反对这事儿了
“诸位,听清楚了,咱这次不是说让所有的吏员,都能在今后成为官员。
只是过的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去做吏员。
今后做得好了,才能从吏员变成官员。
只限于他们这些,国子学里正经出身的读书人,可和那寻常的吏员不一样。
他们本身就是被咱当做官员来进行培养的。”
“陛下,国子学里的考试,他们不合格,那就说明不配当官。
以往国子学里学习不合格的人考试不合格,若是复读一年依然考不合格,便会将之给赶回家去。
没有做官的资格。
而今上位您大发慈悲,让那些考试不合格的人,可以成为吏员,便已经是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恩赐。
这个时候,若是再给他们开个口子,未免过于偏袒。
这些人虽说是国子学里面的学生,可接连考试不合格,由此可见也是庸碌之才。
本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能成为吏员,都是上位您仁慈,给了他们机会。
又怎能再更进一步为他们破例?
吏员不能成为官员,自古有之,乃是成例。
陛下您万万不能为了这么一些不学无术的人,破了这么一个成例,坏了规矩。”
胡惟庸选择继续硬刚,毫不退让。
他不会被皇帝所说的话所迷惑。
现在来看,这确实只是小范围的,只针对国子学一小部分学生的事。
可是,谁知不知道今后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将这一个小口子,给直接撕成一个大窟窿?
如今,皇帝是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很多事儿心里面门清。
尤其是对待众官员,那是极其的不信任,防备也特别的深。
这个时候看起来,只开了这么一个小口子。
可在今后,胡惟庸觉得很有可能,皇帝会让全部的吏员,都可以正常的升迁任免。
只要政绩合格的吏员,都能变成官员。
说真的,如果单单只是国子学里面,那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人去当吏员,并让他们在今后做的好了能变成官员这点事儿。
对于他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怕就怕在今后,朱元璋会搞个规模化,扩大化。
而他也觉得,这事儿十有八九会是真的。
这等事皇帝干的出来,对于侵犯他们这些官员们的利益,朱元璋一直都是孜孜不倦。
“自古以来的成例?”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开了口,语调出现了一些变化。
“你小胡读书读的还是有些少啊。
还是说认为咱读书读的少,不明白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
你这个自古以来,是从哪里来论的?”
朱元璋这话一出,听到胡惟庸心里面一阵儿的腻歪。
好家伙,他居然被皇帝这个要饭花子,放牛娃在学问上面鄙视了。
朝中的一些正经出身,有真才实学的文人,在这上面对他有一些鄙夷,那这事儿也算正常。
他也能理解,能接受。
可现在,却被公认的学问不怎么行的皇帝,在这上面来进行鄙夷。
这滋味,简直比班里面名列前十的人,被倒数第一鄙夷还要更加的难受。
当下胡惟庸就准备继续开口。
朱元璋却是在此时开了口,且目光从他身上移开,转向了站在胡惟庸稍后一点的一个人。
这人头发胡子都有些斑白,看上去年纪已然不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