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第2/3页)

朕并没有那么放心。”

    “那”

    “但父皇很信任他!而朕,信任父皇!”

    “你父皇他.”

    萧太后神情复杂。

    “母后。”

    秦子恒眼神坚毅,“朕在登基之前,曾亲口对李飞说过,朕的志向是天下一统!是将来替大蓝朝开疆扩土,征服西大陆!”

    萧太后愣了一下。

    秦子恒:“若要成此事,今后还需仰仗靖安侯!若真能天下一统,促成霸业,我大蓝朝虽有祖训,在如此丰功伟绩之前也可让步——

    就算将来朕在西大陆划一块封地给李飞,封他一个异姓王又如何?!”

    “陛下!!”

    萧太后闻言大惊,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万万不可.”

    “母后!”

    秦子恒第一次打断对方的话。

    他目光如炬,直视萧太后:“这是朕的决定!”

    “.”

    萧太后心中一惊。

    洪光帝在位时,她从不敢干预朝政,一直安稳地当好她的后宫之主。

    秦子恒还是太子时,多有依仗萧家,也多会听取萧太后的建议。

    所以秦子恒登基后,萧太后才会习惯性地给出自己的看法。

    但此时此刻,她在秦子恒身上看到了几分洪光帝的影子。

    “哀家明白了。”

    萧太后缓缓站起身,“陛下神武,当开创不世之功!”

    东境。

    翠青城。

    灾后的重建工作进展很顺利,因为有武者,有术士参与。

    宁青曼已经离开了,李飞仍留在城内。

    叶经赋这位东境提督也同样没有离开,一直在指挥翠青城的重建工作。

    他突然找到了李飞:

    “有圣旨到了。”

    李飞起身,从对方手中接过一份电报。

    “陛下一共下了两份圣旨,一份给左钧,一份给你。”

    叶经赋对李飞说道。

    李飞低头看向手中的电报:

    “赖卿之忠勇,社稷得安,神器克固。卿刚经血战,摧锋陷阵,终克顽敌,使邪魔授首,草原退兵!

    此役之艰,朕心洞悉,深悯尔等之劳苦功高!

    朕本欲令三军休整,养精蓄锐。然览卿所奏,忠义激荡于字里行间,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竟不待鞍马息肩,甲胄未解,便沥胆请缨,愿再率貔貅,深入险阻,犁庭扫穴,以竟全功!

    朕览奏动容,心潮激涌。

    卿以血肉之躯,承社稷之重,怀此赤诚,忘身忘家,实乃国之干城,朕之股肱!

    夫为将者,贵在审时度势,谋定后动。卿既洞悉敌情,锐意进取,朕岂能因一时之疲而阻壮士之志?

    朕准卿所请!

    卿与白焰军深入草原,敌情瞬息万变。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卿之武勇机变,十倍于朕,故而大军进退,卿可自决,虽有诏,亦可不闻!

    此战一启,卿只需记住一条旨意即可:

    卿持剑锋,朕坐京城,请卿替朕——

    靖安天下!”

    电报的内容并不算长,但李飞看了很久。

    冥冥之中,一道无形的力量朝他汇聚而来,加持在他身上。

    身为大宗师的叶经赋感知敏锐,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变化。

    在他的感知中,李飞身上突然多出一道很沉重,很沉重的‘势’!

    这是山河之势,是江山社稷之势,是亿万黎民之势!

    “这是【靖安】神通?”

    叶经赋当然知道这个已经天下闻名的神通。

    他推测这是李飞的【靖安】神通有了新的变化!

    他用感慨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中浮现出几分艳羡之色。

    电报上的内容他也看了,哪怕他这位东境提督已经算是位极人臣,深受皇恩。

    但看到这样的内容还是忍不住有些动容,有些羡慕。

    四大提督,还有四支御营军的主帅,虽然都是深受天子信任的心腹重臣。

    但他们的家族上下一干人等,全都居住在蓝凌城。

    有战事的时候,更是会被严密监控。

    此事无关忠诚与信任,而是君王不可以不疑!

    这世间有几位征战在外的将领,能得到君王毫无保留的信任呢?

    片刻后,李飞身上的‘势’逐渐消散,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叶经赋推测得没错,确实是【靖安】神通发生了变化。

    李飞也是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这门神通不仅仅和大蓝朝的国运有关,还和君臣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