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不是老了是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章 不是老了是什么? (第2/3页)

得出来,那营城船舶和港区的班子成员能不能看得出来。

    到底是看不出来,还是看出来了不愿意承认,不愿意破坏这种虚伪又虚假的工作氛围。

    李学武早就提醒过他了,在工作和业务上他的眼睛里不揉沙子。

    以前董文学如何管理辽东工业他不管,也没法管,但现在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了。

    对他们这些负责人可以怀柔,对下面的这些干部他可没有怀柔的意思。

    当然了,他不会主动插手各工业企业的管理,但问题解决不了,骄奢的思维扭转不过来,那个时候就别怪他来硬的了。

    这就是在逼着徐斯年等人对内开刀,刮骨疗毒,总不能等他亲自动手。

    所以下午的调研徐斯年虽然用一句玩笑将他的话遮掩过去了,可晚上的座谈会他不敢有任何的侥幸。

    幸好李学武给他留了面子,也留了几分余地,只侧面地强调了集团的工作。

    面子给到他了,如何做,做到何种地步就全看他的自觉性了。

    徐斯年等人也完全可以这么理解,对于李学武的要求能完成多少,就能得到他多少支持,是在集团管委会上的支持。

    明年是红星厂正式实现集团化的最后一年,也是三年计划的总结之年。到时候集团管理层要正式确定职级结构,之于他们也是一次重新调整的重要机遇。

    李学武作为辽东工业的主要负责人,他对众人在工作上的评价也至关重要。

    这一次能否迈出一步,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一步迈出去了,前途豁然开朗,正处到副局的天花板打开,他们重新收获希望。

    这一步迈不出去,大概率再干一届就等着回京或者退二线吧,集团也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一代新人胜旧人啊。

    两年前李怀德或许还会念旧情,原红星厂的干部全都安排在了关键位置。

    两年时间一过,李主任在人事工作上的影响力已经被削弱,再加上部里不断下派干部掺沙子,这集团管理层早就变天。

    就算李主任想要支持他们,可也后继乏力,只能靠他们自己努力。

    再说了,李主任能挺得过明年,在集团一把手的位置上最多也就再干两届。

    七年时间谁敢保证集团的组织生态格局不会发生变化,李主任的心思不会变?

    七年以后,十七家企业兼并进来的干部也在集团工作十年了,哪里还有亲疏远近,都是集团的干部啊。

    所以说时间越久,他们作为红星厂干部的光环越弱,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

    李学武在接班人的竞争中有着绝对的年龄优势,更有着工作能力上的优势。

    可以预见的,红星钢铁集团的未来还在李学武的身上,就连李主任都这么觉得,他们又怎么好违背李学武的意愿。

    这个时候不仅仅徐斯年要思考,营城船舶和港区的干部也在思考。

    能抱住这条大腿,努力在集团工业发展过程中崭露头角,一定有机会得到他的青睐和信任,从此平步青云。

    这又是李学武的一记阳谋,既收获了辽东干部们的支持,又给予了他们希望。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干工作,干事业,他们可以喊着为人民服务,为红星钢铁集团发展奉献青春,但实际一点呢?

    李学武在大环境之下不可能开先河给他们物质奖励,那就要强调精神刺激。

    荣耀、职级、待遇,这些才是集团干部们持之以恒追求的核心动力。

    现阶段他们在想李学武想要什么,李学武又何尝不在想他们想要什么呢。

    双方最终会在一个平衡点上互相妥协,就像现在的徐斯年一样。

    ——

    座谈会开到了晚上九点半,徐斯年又陪着李学武在招待所里谈到了十一点。

    “京城、津门和营城乃至是钢城,绝对不仅仅是脑袋、屁股和手的关系。”

    李学武扇了扇眼前飘过的烟雾,微微皱眉强调道:“营城港区你暂时就不要想了,先把手里的工作抓好。”

    徐斯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听李学武说了好一会儿,这才问道:“这是李主任的意思?”

    “你让我怎么回答你?”

    李学武瞪了他一眼,道:“你是第一天参加工作还是怎么着?”

    徐斯年苦大仇深的脸皱在一起,跟杨白劳要卖闺女一般。

    “你要跟我讲功劳和苦劳?”李学武见他不说话,冷哼一声说道:“地球离了谁都转,你信不信我这句话?”

    “我信,我当然信。”徐斯年心里不舒服,嘴上就有些冲,“没了我徐斯年,这营城船舶还是集团的营城船舶。”

    “既然你有这个认识,那也就不用我跟你强调组织纪律了。”李学武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别跟我说你的宏伟目标,伟大理想,下半年集团就要在津门着手搭建商务运营和管理平台,对接港城安德鲁买家俱乐部,进一步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工作。”

    李学武点了点他,提醒道:“到时候无论是航运还是渔业发展都将会是贸易工作的重点,你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吗?”

    “我再说的直白一点。”他点了点会客室墙上摆放着的船舶模型问道:“你就拿这些荣誉去跟老外们炫耀和谈判啊?”

    “事实如此,你让我怎么谈?”徐斯年语气抱怨道:“没有还能变出来吗?”

    “你这是在跟我说话吗?”

    李学武瞪了眼睛问道:“用不用我教你怎么做事啊?”

    徐斯年见他动真格的也熄了火,一个劲的抽烟不说话。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这才讲道:“用到你的时候你又不行了,真把港区交给你管理,你又能拿的出什么成绩来。”

    “坐在功劳簿上吹牛皮吗?”

    “你别说话太难听——”徐斯年也瞪了眼睛道:“这营城船舶能有今天,我不说功劳也能说苦劳吧,不该我说叨说叨吗?”

    “可以啊,你要算总账吗?”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坐直了身子讲道:“要不要我带着你去集团讲一讲苦劳,算一算你徐主任这些年的功劳?”

    “你跟我讲功劳,讲苦劳,你配吗?”他也是说出了火气,手指点着沙发扶手讲道:“营城船舶是谁主张收购的,是谁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布局?是我。”

    “营城港区是谁规划的,又是谁针对钢城工业园区和整个辽东工业化产业布局做的对外贸易工作延伸?还是我。”

    李学武伸出手指点了点徐斯年,眯着眼睛强调道:“就是你徐主任来营城,坐稳营城造船厂的位置,又是谁在帮你?”

    “我让你收收心,把心思放在营城造船厂怎么了?亏了你了,寒你的心了?”

    他瞪了眼睛问道:“要不要我推荐你回京担任副秘书长职务啊,筹功嘛——”

    “徐斯年同志,你要觉得集团亏了你,我亏了你,完全可以撂挑子走人。”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歪了歪下巴讲道:“回去吧,去做副秘书长,明年不行就后年,我把这个位置腾给你行吧。”

    “算了吧,我无福消受。”

    徐斯年沉默了半晌,终究是开口服了软,他也知道这不是李学武的意思。

    同李怀德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无法实现破冰。不是他孤傲,而是李怀德根本不搭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你要说李学武玩的那一套他也能玩,不就是投名状,不就是和光同尘嘛。

    可老李看他的眼神就像是防着贼,这几年要不是有李学武在集团照顾他,老李早就对他下手了。

    这也让他在营城的工作陷入到了被动,钻进了牛角尖。

    越是得不到李怀德的信任和支持,他越需要李学武的照顾并努力做出成绩。

    可他越是依赖李学武的照顾,并积极表现,越得不到李怀德的认可。

    这特么已经陷入死循环了,好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跟着李学武。

    他也说不清这是不是李学武的算计,可李学武对他确实足够真诚坦荡。

    咋说呢,他就是当了婊子还想要立牌坊,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不要脸了。

    营城港区这块肥肉谁都想拿下,他也是痴心妄想,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可前段时间圣塔雅集团副总裁都扯进来的案子足以说明港区的未来有多大。

    “你呀,就是欠揍——”

    李学武见他态度软了下来,抿着嘴角瞪了他说道:“不吃亏不知道亏难吃。”

    “这特么又白玩一场?”

    徐斯年还是有些不甘心,看着他问道:“我就不能为集团多出一份力,多做一份贡献?”

    “出发点是好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没必要把奉献搁在嘴上,太虚伪了。”

    李学武一针见血地戳破了他的鬼心思,端起茶杯淡淡地说道:“港区要建成并运营至少还得三年时间,你等得起。”

    “我等个屁——”徐斯年撇了嘴角看向一边忿忿地说道:“他都只给了你三年时间,还能多给我三年?”

    “连你都信不过,就更别说我了,我算个屁啊——”

    “啧——”李学武略带不满地看了他一眼,皱眉讲道:“你现在大小也是个一把手,说话怎么能屁呀屁呀的,粗俗。”

    “您也别说我,咱们这叫乌鸦站在煤堆上,别光看见别人黑。”徐斯年有些不服气地瞅了他一眼,道:“你骂人的时候我又不是没见过,咱们就别装虚伪了。”

    “虚伪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李学武放下茶杯看了看他,道:“这人啊该装孙子的时候还是要装一装的。”

    “我现在还不够孙子吗?”

    徐斯年瞪了瞪眼珠子,见了李学武玩味的目光,这才讪讪地说道:“我特么连孙子都快有了,现在好,又当孙子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李学武扶着沙发扶手站起身,端着茶杯站在了招待所的窗前,看着窗外的夜色说道:“我最多只能给你两年时间。”

    他指了指窗外的港口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