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八十二章 新的芯屏发展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八十二章 新的芯屏发展计划 (第1/3页)

    无论是国家,还是江省,从来都没有忽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九十年代往后也注重海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这才有华瑞电子与恩益电气九十年代早期就立项建设的六英寸350nm制程晶圆项目;朱鹮电子也很早就秘密筹备薄膜液晶项目。

    不过,哪怕华瑞电子、朱鹮电子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都一度跻身全国电子工业的最前列,但在资本及技术的积累上,都远不足以支撑芯片制造、薄膜液晶这类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也是不争的残酷现实。

    后世评价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关键年份。

    除了蜗巢新技术投资收购和永电子控股权,在东洲正式建设鸿盈科技工业园外,星视电讯也是2000年入主星视恩益,推动总投资逾百亿的八英寸180nm制程晶圆项目建设。

    同年奈田英男与熊志远推动芙蓉财团与智埔投资、星视电讯、新宏亚科技共同成立新荣科技(NH),承担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确立中国战略,将生产、研究工作往江省倾斜。

    同年在苏安建、陈璋民等人的推动下,朱鹮电子联合华瑞电子、盈投控股、东信集团、智埔投资、新宏亚科技、星视电讯等公司,筹资十亿美元组建迹美电子集团,收购现代电子的液晶显示业务部门,并推动秣陵第四代薄膜液晶项目的迁建工作。

    这些项目到今年都陆续建成,与鸿盈科技、星视电讯以及江省成千上万家原有、新建以及新引进的电子企业一起,共同组建了江省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壮美图谱。

    不过,萧良心里很清楚,还远没有到可能歇一口气的地步。

    单以迹美电子的薄膜液晶项目而言,在收购现代电子的液晶显示部门之后,主要依赖原技术团队完成第四代薄膜液晶项目的迁建并顺利投产,就能算掌握薄膜液晶的制造与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开发能力了?

    没有三四代薄膜液晶生产线的跟随开发与建设历程,以中方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团队,有可能真正成长、成熟起来?

    为了促使迹美电子的团队,尽快掌握薄膜液晶技术的迭代开发能力,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生产管理上,计划在东洲落地的新一代薄膜液晶生产线也已经开始筹备了。

    而星视恩益的中方团队想要真正成熟起来,也离不开新项目建设的锻炼。

    蜗巢科技没有对迹美电子直接持股,一直以来都主要是通过东洲市属国际信托投资(东信)、盈投控股、熊志远(总计持有迹美电子30%股权)以及与苏安建等人的私人关系,施加间接影响力。

    在为期三天的射阳招商引资大会结束之后,萧良回到秣陵后,就通过奈田英男、熊志远等人,向各方传达他的主张:

    他希望迹美电子的新一代薄膜液晶项目,能与星视恩益的新制程项目一样,都采用恩益电气技术及生产装备,与恩益电气结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更快的速度、热情,推进全新的芯屏发展计划。

    萧良的主张第一时间就受到恩益电气方面的热烈欢迎。

    恩益电气副社长田村保和率领半导体事业部与液晶显示部门的人员,七月中旬再次赴中,与秣陵市政府等各方进行技术、产业发展的沟通交流,同时展示宣传他们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储备与装备制造能力。

    时间很快来到八月底,袁可飞回到香港,参与星视电讯每月一次例行的董事会议。

    在董事会议上,他汇报了星视通讯电子夏季销售以及射阳工业园的奠基动工等情况。

    董事会议过后,袁可飞便与郑仲湘、周培薇、陈逸森等人告别返回家中,却不想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不久,郑仲湘秘书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要他前往深水湾郑家大宅。

    郑仲湘在其母八十年代末猝然离世后,就从深水湾郑家大宅搬出,在香港另有住所。

    袁可飞知道突然通知他去郑家大宅,很显然不是郑仲湘,而是老爷子郑基胜或者大公子郑仲泽有什么事情要他当面汇报或相商。

    袁可飞在暮色中坐车赶往深水湾郑家大宅。

    这是一栋三面环山、宛如城堡般的超级豪宅,主楼乃郑基胜与郑仲泽夫妇以及四名孙子辈居住;另有附楼作为保姆、园艺师、厨师以及保镖等三十多名工作人员的宿舍及工作间。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袁可飞来到大公子郑仲泽夫妇居住的主楼二层会客厅,看到郑仲湘、黄永峰、陈逸森、周培薇都已经赶到。

    虽然说长实集团在港岛已经算根基深厚,郑家也早已经跃居港岛第一豪门,但由于郑基胜结婚生子较晚,大公子郑仲泽今年也仅有三十八岁,作为市值六七千亿的超级集团的继承人、副董事长、总裁,可以说是年轻得过分。

    二公子郑仲湘今年三十六岁,执掌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放诸全球也绝对是年少有为。

    “……”

    袁可飞八十年代中叶就受郑基胜的邀请,加盟香港电讯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