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阿宁,你何时有孩子? (第3/3页)
意了?”骆宁问。
陆丞相倚仗的,是他身后的麓山书院派官员。
书院没了,官场上无法补充新鲜的血脉,会逐渐凋零。这个时候再摇摆,下一个死的可能就是陆家。
陆丞相拿出了态度,萧怀沣自然就同意再选麓山书院派官员去宗正寺。
上一个被暗杀的宗正寺卿是陆丞相的亲信,折损了他的威望;这次又选了他的人,等于把他的漏洞补上,给足了他体面。
所以,新上任的官员肯定会投桃报李,一是显官威,二是递投名状,郑玉姮即将要去宗正寺大牢,而且她再也不可能出来。
政治斗争到了这个地步,她的下场无法翻身。
她才急切想要见太皇太后。
而太皇太后,肯定比骆宁消息灵通,她却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见郑玉姮。
是为什么?
太皇太后明明答应过骆宁,三年不提她怀孕的事,这次却说了。她语气中隐隐的遗憾,骆宁当时没多想。
如今一回想,那种不安感又爬上了她心头,似蚂蚁不轻不重啃了她一口。
“王妃,您还想知道什么,只管告诉我。我不知道的,也可去替您打听。”宋暮说。
骆宁摆摆手:“宋先生自去忙吧。”
想起什么,又问,“谢筝庭去当差了?”
“是,他现任考功司郎中。”宋暮道。
骆宁:“随口一问。你去忙。”
宋暮出去后,骆宁一个人独坐。
她在想太皇太后这个人。
太皇太后的思维,不限于个人,而是局势。
有些时候,局势里的双方甚至多方都要输,才可以把局势稳定住,不出大乱子。
比如说当年送走萧怀沣,撕毁废太子诏书,太皇太后的确是把各地亲王、各大门阀望族彰显他们蠢蠢欲动野心的借口给按住了。
不管现在怎样,那件事的结果是,从那时候到今天,朝廷没有出过动乱。
一件事的目的,能成功二成,就算运筹得当,太皇太后做到了。
如今呢?
她会不会再次问了朝局,做多方皆输的决定?
骆宁决定,她明天还要请旨进宫,她要陪太皇太后去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