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4.退火工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4.退火工艺 (第2/3页)

误差极小。

    在如今,正是因为各种武器以及物品零部件的统一规格,使得他们能够被大量生产,战场上迅速更替。

    这才在大秦踏平六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劳。

    而如今,铁官不知秦时要做什么,甚至还捧出了一枚车用齿轮。

    这让她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腕表。

    她一动作,屋子里静候着的铁匠们也都跟着看了过去。

    虽然有一些距离,可同为匠人,仍旧被上头精密的符号和匀速转动的指针所吸引。

    秦时拿起那枚齿轮,想起后世在咸阳北出土过的一个齿轮。

    这一刻,历经千秋岁月带来的交集,让她不由心生感慨:

    “这是青铜包铁芯齿轮吗?”

    铁官一愣,冶工铁匠们也愣住了。

    这位贵人居然真懂吗?!

    甚至旁边略带消极的六国工匠们都忍不住抬起头来——

    青铜包铁芯?!

    可恶!怎么是暴秦有这样的工艺!

    秦时只看了理论,据说这种工艺需要炉膛在一瞬间达到3000°才能做到。而在如今,秦国的普遍铸铁工艺也不过1200°顶峰。

    毕竟大多数铸铁因为杂质过多,并不需要达到1500°熔点。

    那一瞬间3000°的温度会瞬间毁掉一个黏土高炉,甚至无从揣测工匠是如何做到。

    要知道,再往后 1000年,这个温度都仍是难以达到。

    偏偏他们能将这种工艺应用在王驾车子的齿轮上,显然已然能将偶然,确定为必然。

    除了过于抛费金钱人力物力之外,没有一丝缺点。

    秦时忍不住心中苦笑:姬衡他,真是顶级低调的奢华又简朴啊!

    再看看一旁的各色兵器物什,不需要对铁质有多么深的了解,或者观察特性结构,只看旁边六国工匠逐渐微微昂扬起来的精神就知道。

    大秦虽在铁工处有额外发展,但论及做兵器,能力仍是不如楚燕。

    但这也不怪工匠,实在是之前楚地才有着丰富的铁矿,能够任铁匠施为。

    而在咸阳,只渭水河畔这里少少的那些产量,实在够不上大展拳脚。

    她缓缓走过去:“尔等所造坚兵利器呢?”

    楚地工匠缓缓抬头,说道:“如今国破家亡,贵人亲至,小人等又怎敢有利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