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0.丹朴演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30.丹朴演武 (第2/3页)

足以让他们家中自豪。再说了,就是想我占便宜,我也不怕的。……”

    “我想……”

    她犹犹豫豫,说出的话却格外大胆:

    “大人,我若将这些柿饼都作学费送入燕府,老夫人肯不肯为我请一名识字的先生?我,我……”

    她咬咬牙:

    “我想做长史大人那样的人。”

    家将们骤然无声。

    而后军士神色奇异的看着她,还没等他们应承下来,就听外头又有人传讯:

    “……明年初,王后将在咸阳宫行考课,召天下有识之士……倘若一时未被选中也不必气馁,只持续学习,再被选拔上,仍有机会为官做宰……”

    丑儿的眼中骤然迸发出光彩来。

    而家将们几乎是怔然的听着这人特意传达的消息,又看看丑儿,终于忍不住大掌拍上了她孱弱的肩膀:

    “好姑娘,王后赏识你!特意告知你的!”

    “你赶上这机会了!”

    既如此,他们回到燕府,也当一五一十禀报,再为这丑儿多拼一份机缘。

    还有家将叹息一声:“你这样了不得的性格,若是个小子,做我儿子,我家中田亩传于你也是不心疼的……”

    转而又问道:“是你阿母教你如此的吗?听说她还未再嫁,丑儿,你想再找一位何等样的阿父?”

    丑儿沉默了。

    她想做长史大人那样的女子,但假如自己离开,阿母这样柔弱又听话的性子,一个人可怎么支应家庭呢?

    她连犁都拉不动了……

    她咬了咬唇:“我要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阿父,力气大,能叫我阿母不必种地的……”

    ……

    甘泉宫的小人物并不被姬衡在意。

    他此刻正在章台宫,与诸位臣工一起讨论着【大秦典则】的最后细则。

    原本就打算在明年初颁布的诸般重要条文,也是他称帝的开始,但在如今,却突然又犹豫起来。

    “寡人承乾天之命,理当为人皇。但来年,寡人欲携王后往泰山封禅——诸君以为,称帝一事,当取何时?”

    丞相王复眉心一跳,几乎脱口而出:

    大王,这般大事,您想何时就何时,问我等做什么?

    您怎么不让太史令卜上一卜呢?

    但他向来是个八风不动的模样,此刻只略一沉吟,果然有更年轻的御史大夫回禀:

    “大王,臣以为,新年改元称帝,正是时候。”

    “大王已威服四海,天下一统,如今为勘定细则,这【大秦典则】已拖延许久……又何苦再等上半年呢?”

    泰山封禅当于三四月出行,待行程结束再回咸阳,俨然又到 6月了。

    如此秦国盛事,自然是越快越好。

    姬衡仍未定心意,此刻又转而问道:“相国有何话要说?”

    王复老神在在。

    他不知道大王瞩意什么时辰,但却知道,倘若对方早已决定,压根不必问他们的意见。

    如今既然不说封禅后,御史大夫发言,他又未曾第一时间定下。

    那——

    “臣以为,当在封禅之时,敬告天地祖宗,再颁行与黎民百姓。”

    “哦?”姬衡眉头挑起。

    王雪元静坐在席案上,此刻看着前方那诡计多端的老登,不由又在心中冷哼一声。

    把他做探路石,做的也太理所当然了吧?

    王复仍旧一派【以大王马首是瞻】的随和性格,此刻微笑道:“大王后宫空置多年,如今既册封了王后,且老臣听闻王后于国也有诸多安排。”

    “既如此,又何妨急于这一时半刻?不若携王后泰山封禅之后,再配合王后诸多仁善之举,将这【大秦典则】推行天下,如此水到渠成,方为大王的威德。”

    “于泰山之上称帝改制,岂不威哉?”

    王雪元眉心一跳。

    就连周巨也在心中暗中嘀咕:相国不愧是时时刻刻与他争功的角色。

    如今三言两语,恰恰说在了大王的心坎上。

    毕竟,于泰山之巅,听人山呼万岁,敬告上天,当称皇帝……谁又能摆脱这份荣耀与诱惑?

    以大王的性格,是决计不能的。

    果然,姬衡只略做犹豫,便顺势说道:“既如此,便依相国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