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3.与闻巽对【对话辩论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3.与闻巽对【对话辩论多】 (第2/3页)

呵护。”

    “庶民们手中攒几枚大钱,便可换上一斗粟米,又或者冬日里能烧煤炭,如此,有工做,就有人能活命。”

    “国库贫瘠,但国防不可一日松懈。”

    “百越之地,有狼兵虎视眈眈。西域各国,胡羌戎狄每年劫掠。各地天灾要抚恤,官员吏民要发薪饷。”

    “兵器打造、医药采买,万事万物,离不开【钱财】二字。”

    “而钱财自贵人手中的流通,来到庶民手中,他们拿去采买物品,期间种种所得税钱,亦向国库流转。”

    “货畅其流,以通为利,农末俱利,关市不乏。”

    “而我,”她苦笑一声:“先生看我,是俭朴还是奢靡?”

    闻巽沉默了。

    事实上,便是当真用华贵琉璃做窗,眼前的秦国王后仍旧显得十分朴素。

    他当年周游列国,可是见过贵人宠姬抛撒数斗珍珠入湖水,只为看一眼雨水如珠。

    殿内史官运笔如飞,此刻已然记得满头大汗。

    而闻巽静默良久,终于叹服拱手:“王后所言却有道理,是我不通经济之道,大放厥词,实在不该。”

    秦时本来觉得他可能不大得用——听起来像是怀揣圣人梦想但不通俗物的死读书之人。

    但对方认错这么快,又觉得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最起码人家拿圣人要求自己,很可能他自己本身也有这样的自律。

    想到这里,她耐心又多了几分。

    毕竟,这样的大才如果能够招揽来,以他的名声传播出去,明年甘泉宫的考课,能参与的人必定会更多。

    看闻巽面有惭愧之色,她反而打点精神,又接着说道:

    “至于说【尊儒术重教化】是不是如今秦国所需……”

    “先生,我不懂治国,但以我浅见——并不是。”

    闻巽愕然抬头!

    他面上仍旧带着些羞愧,可这番回答,却着实令他肝胆俱碎,万念俱灰!

    罢了!

    罢了——

    他几乎就要体面拱手,挫败离去,但到底仍是不甘心——

    先师荀子乃是至圣学者,他之言语,如今津航学海,从者如云!

    王后为何、为何——

    他咬牙,此刻满头大汗,却仍是倔强求问:“为何?!”

    “先师理念重规矩、受教化,尊礼节,从法理。”

    “既博采儒家所长,又有法家理念。”

    “难道王后认为,秦国如今的苛政当真合适吗?”

    秦时摇了摇头:

    “先生满腹经纶,应当是读过《管子》的,敢问——仓廪实而知礼节,何解?”

    “我秦国百姓,如今是否仓廪俱丰,温饱不愁了?”

    那自然是远远没有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还挣扎在生死线上,仅能生存罢了。

    闻巽横眉:“即便财物流通,以我秦国如今的重税,百姓苦不堪言,又何来温饱?”

    这个秦时没法反驳,如今秦国重税重役,苛政猛于虎啊!

    但,她要说的不是这个。

    “先生的理念我曾听过——虽说博采了韩非子的法理之念,但本质上,仍是尊奉儒家礼节教化。”

    说是【儒皮法骨】,还远不到这个地步呢。

    “但庶民饥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