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8.瘦骨嶙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8.瘦骨嶙峋 (第2/3页)

 她微笑起来,神色万分柔和:

    “千里迢迢请诸位老丈过来,是因为我有一个农庄,想要在里头试一试能让粟米多收两斗的方法——老丈们也不必担心家中无人照看,在田庄工作一年,若不成,每月都有粟米发放的。”

    “若成了,这上好的粟米良种和种植方法,也会让诸位带回家乡去,教给本地乡县。”

    治粟内史在一旁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一国王后之尊,在这里为这三斗两斗的粮食与这些庶民们认真承诺,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可是……

    他又静静看去,王后没有拿自己昆仑秘法的事来说,也没有说些什么亩产千斤的虚话,反而只踏踏实实、甚至格外保守的说每亩多收两斗……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呢?

    因为对这些最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黔首们来说,田地是什么脾性,他们再明白不过了。

    若说亩产千斛粟,他们自己就要先不信。

    可若说每亩多收两斗——贵人们这样有本事,学问又多,莫不是真有这等方法?

    再加上家中无后顾之忧,这简单三言两语,立刻就安定了他们的心!

    其实,秦时不过将心比心罢了。

    抛开阶级时代与背景,天下打工人的诉求也不过就是那些——后世谈钱,现在谈粮食,千古未变的硬道理。

    至于为什么只说两三斗……

    饼画的太大太圆,遇到诈骗的概率比撞大运的概率要大多了,很难取信于人的。

    对于底层的农民来说,就更加如此了。

    果然,黔首们大胆抬起头来,不由自主朝身边人看去,显然也很受触动。

    秦时也不并不催促,只静静等待一会儿才说道:“这一年分离不大容易,因此,倘若诸位愿意,也可将家中妻子儿女一同带来。”

    “若不愿,也同样能领两斗粟回家去。”

    治粟内史张了张嘴,心说小民不通礼仪,向来畏威大于怀德,地方官治理时,倘若稍软弱些,恐怕就要被蹬鼻子上脸了。

    王后一声令下即可,对着他们,又有什么好礼贤下士的?

    但他胸中千言,再看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