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调皮的兔子 (第2/3页)
嘈杂声很快便平息下来。
“上学期我们聊了人工智能的童年,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的蹒跚学步。”
江倾将平板放在讲台上,环视全场。
“今天,我们谈谈它的青春期,一个充满活力飞速成长,但也伴随着各种叛逆和烦恼的阶段,我称之为【AI进化论】。”
他从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的历史性时刻切入,讲到深度学习带来的爆发式增长,再过渡到当前AI展现出的惊人能力与同样惊人的缺陷。
讲述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技术概念用生动的比喻与贴近生活的例子诠释出来。
讲到GPT-3写出的莎士比亚风格十四行诗时,他模仿了几句,惟妙惟肖,引得教室里笑声不断。
讲到AI画图工具生成的诡异“多指怪物”时,他无奈摊手的样子又引来满堂哄笑。
“所以,进化并非只有光明面。”
江倾收敛笑意,语气变得严肃。
“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责任的加重,边界的模糊。当AI开始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创作甚至进行简单的推理时,我们该如何界定它的意识?或者说,它真的需要意识吗?还是说,我们人类只是在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投射一个我们期望的幻影?”
他抛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刻,引发台下阵阵沉思的低语,沙沙不停地笔记声。
互动环节永远是课堂的高潮。
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从“AI是否会彻底取代程序员”到“如何防止AI被用于制造深度造假和网络攻击”,从“AI艺术是否有灵魂”到“机器伦理的立法困境”。
许多提问都是老生常谈,但经久不衰,被反复提及。
江倾站在讲台中央,仿佛是一座智慧的灯塔。
他耐心倾听每一个问题,时而点头,时而微微皱眉思考。
回答既专业严谨,又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充满启发性的对话。
他总能从提问者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问题拆解,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清楚,并常常引导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江博士,您刚才提到AI的进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和算力的堆砌,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AI霸权会掌握在少数拥有海量资源数据的巨头手中?普通开发者甚至中小国家是否会被彻底边缘化?”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站起来,语气带着忧虑。
江倾赞许地点点头。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确实,当前阶段,算力和数据是重要的门槛。但技术的进化路径从来不是单一的。”
他拿起平板,调出一张图表。
“看,这是近五年开源模型社区的发展曲线。巨头有巨头的优势,但开源社区的力量和创造力同样惊人。就像Linux之于操作系统,未来AI的生态很可能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巨头提供基础水电煤,开源社区与中小团队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甚至进行颠覆式创新。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建立更开放的协作机制与更公平的资源共享平台,这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的责任。”
他的回答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传递出积极的建设性信号,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时间在精彩的问答中飞速流逝,转眼已到三点半。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讲台前投下长长的光柱。
“时间差不多了。”
江倾看了一眼手表,笑着看向台下。
“最后两个问题,哪位同学还有疑问?”
教室后排靠窗的一个角落,坐着几个挨在一起的女生。
她们看起来与周围的学生没什么不同,桌上摊着笔记本,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然而,被她们若有若无地保护在中间的一道身影,却格外纤细清丽。
她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蓝色棒球帽,帽檐下架着一副略显老气的浅褐色眼镜,衬得本就不大的脸庞越发小巧精致。
身上是一件普通的白色吊带背心,下身是一条深蓝色的百褶短裙,露出笔直白皙的小腿,脚上是一双干净的小白鞋。
打扮清爽得像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邻家学妹,画着几乎看不出的淡妆。
可即便如此低调,那份清冷的书卷气,以及吊带背心勾勒出的精致锁骨线条,还是让她在人群中像一颗被尘土暂时掩盖的珍珠,细看之下,光华难掩。
只是此刻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讲台上,没人留意到这个角落。
她正是陈嘟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