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12台光刻机!三国杀?美团:不,还有我呢! (第2/3页)
是要让马立云知道,大家都是电商平台,夭猫也并不比亰东的模式先进。
别装!
谁赢谁输还说不准呢!
陈延森跟靓仔东开完视频会议后,接着又见了几名候选人。
一番考量后,他在申洲国际、利丰、长三角和海外服装行业中做出选择,最后把橙子制衣工厂的负责人位置给了林国纶。
对方此前是Zara大华区的生产总监,负责管理代工厂,还曾在Zara总部的自有工厂干过四年,目前担任雅戈尔工厂总经理,擅长快反生产排期,熟悉工人管理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能力十分全面。
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陈延森才清闲了一点。
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不是在出差开会,就是在参观拜访,要不就是在面试橙子超市和橙子制衣厂的负责人。
好在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之后只需盯着项目进度就行。
另一边。
梁劲松带着团队刚验收完紫晶的生产基地,另外还从格罗方德、联华电子一共买下12台二手NXT 1950i DUV光刻机,总共只花了4亿美币,均价3500万美币,几乎是新设备的四折。
此外,三方签订了代工协议,格罗方德、联华电子将承担一部分天工 A100芯片的生产任务;而且正在设计中的天工 B100和天工 C100芯片,也会拿出一部分交给这两家生产。
因此,高通想卡住天工芯片产能的想法彻底破灭了,除非它能一口气搞定台积电、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
可格罗方德、联华电子根本不会答应保罗雅各布的提议,毕竟陈延森刚从他们那里买了价值4亿美币的旧设备。
陈延森在办公室待到五点,太阳还没完全落下,他便下班离开了。
等他乘车前往龙德苑小区时,一路上能看到不少森联资本的员工,有的自己开车,有的乘坐大巴车,都在往家赶。
唯独拼呗的员工们,为了丰厚的季度奖金,依旧坐在工位上纹丝不动,埋头忙碌着。
车窗外,余晖渐渐消散,落日的影子在白桦树梢飞速掠过。
等他下车时,地面上只剩一抹微弱的光影,月亮不知何时已悄悄升到了半空中。
陈延森径直走进了电梯间。
黄伯翔一声不吭地开车离开,明天早晨,将由小李来接老板。
……
……
琴岛即墨,原来的泰华制衣工厂,此刻门口的牌子已换成了“橙子制衣有限公司”。
林国纶揉了揉太阳穴,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终于把工厂的管理、生产、采购和招聘工作理顺了。
这家工厂算上中层管理人员,在职员工有5193人,参保人员却只有317人。
换而言之,泰华不给一线操作工缴纳五险一金,而且他们每个月的底薪大多在1500元到2500元之间,想多赚钱,就得靠加班时长来换。
林国纶对比了一下,国内服装行业的人工成本虽说比东南亚高出一大截,但与欧洲相比,却差了好几条街。
别说社保和福利了,能准时发工资就已经很不错了。
“赵总,从12月起,不管是缝纫、裁剪、质检,还是熨烫、打包岗位的员工,最低底薪标准都调整到3300元。
所有人统一签订劳动合同,把信息提交给社保协会,五险一金从这个月开始缴纳。”
林国纶抬起头,对人事部总监吩咐道。
“林总,服装行业人员流动大,给他们交社保纯属浪费资金啊。”
赵昌睿皱着眉头,耐着性子劝道。
哪怕按3300元的最低底薪交社保,公司每个月每人也得额外支出660元,4800名工人算下来,就是316.8万元。
在他看来,林国纶这位前Zara高管,根本不懂国内服装行业的潜规则。
“他们流动性大,正是因为没社保、底薪低、没保障。提高待遇后,难道还会有人整天想着离职换工厂吗?要是赵总想为公司省钱,那从这个月起,你的社保就先暂停。”
林国纶沉声说道。
他在国外和国内都待过,清楚这帮工厂管理人员的心思,也明白短时间内想要扭转他们的想法并不容易。
“林总,不好意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赵昌睿愣了一下,连忙改口。
反正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