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我只是想保住小海子,怎么又关心水利了? (第2/3页)
些八卦,气氛比较好,大家干的也挺有积极性,所以李青侠倒没阻止小辈们说这个。
电话挂掉了,李龙给收购站那边拨了回去,顾博远给他留了一个电话号码,说是乌城那边留下来的。
李龙看这个号就知道,这是罗教授办公室的,先前留过。
李龙就从这里拨了过去,那边罗教授就在边上,接起电话说道:
“李龙啊,我给你找了一个水利方面的教授,他不管这个,不过他说他有个学生目前在你们县水利局工作。我那个朋友已经给你们县水利局的那个叫杨波的同志打了电话,你可以直接过去找他。”
“杨波是吧?好好好,明天我就过去。”李龙拿过电话旁边的纸和笔记下了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感谢了罗教授后,李龙挂了电话,那边罗教授也松了口气。好不容易主动从李龙这里揽了个活,这找了好几天,才算是找到一个靠谱的。
能交差了。
李龙挂了电话后走出了院子,姜至瑜正和梁月梅聊着天,看他出来,便止住了话题,问道:
“李龙同志,能说说你说的闸门和桥的事情吗?”
李龙心说这个姜干事还真够八卦的,不过这也没啥隐瞒的,便把给小海子修闸门和山里修桥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果然!果然!”姜至瑜大喜,差点没压抑住心头的激动,嘿,果然来对了!
“那咱们现在能去小海子那里看看吗?我想看看修闸门的地方,拍两张照片。”
“行吧。”李龙有些意外,“坐我的车去吧,快一些,回来我还有事。”
他把吉普车开回到大哥院子里,把西瓜卸下来,又问姜至瑜要不要吃瓜,姜至瑜现在满脑子都是可能的新闻,自然没兴趣吃瓜。
他们走后,杜春芳嘴里嘟囔着:
“这孤男寡女的……”
梁月梅一听就乐了:
“娘,你乱想啥哩?小龙是那种人吗?人家姜干事也是干大事的,是有正事哩……”
“我那不是怕有人传到晓霞那里去嘛……”杜春芳说着,“没事是没事,那要传过去,没事也都有事了……”
“嗨!娘啊,你别想那么多了。小龙在外面事情多,和其他男的女的打交道可不少,那要人人都乱想,麻烦就大了。”梁月梅有点哭笑不得,婆婆的思维和一般人还真不一样。
到了小海子,李龙带着姜至瑜到了闸门所在位置,详细讲了要建闸门的缘由。
“兴修水利方面,大家都想着清渠、打井,你这做得好啊,把大自然留下来的设施和人工疏导结合起来,既能留下洪水为农业所用,又保证了水道的通畅,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将来的大好事啊!”
行吧,宣传上这些人说话果然是一套一套的,李龙惭愧的说道:
“我可没想那么多,我就是觉得,既然我承包了这个小海子,现在就得为它负责。
再说了,真要来洪水把坝冲掉了,我们四队通往外面的那个苇沟桥肯定也会被冲掉,到时学生上学、村民外出都是问题。
对于我而言,修一个闸门并不算多大的负担,但有利的方面挺多,那就修吧。不过我是外行,所以就想请着专业的人来指点一下。”
“那山里的桥呢?”姜至瑜问道:“你什么时候进山,能不能到时带我一起过去?”
李龙想想觉得倒是可以,只不过这么一来,到时马晓燕可能有意见了。
不过也没啥,先来后到嘛,既然姜至瑜已经提了,那就先紧着她吧,便点了头。
见李龙答应了,姜至瑜开心起来,她急忙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然后又让李龙站在坝前,她来给李龙摆着姿势又拍了几张,这才算结束。
话题又回到了种棉花上面,这方面姜至瑜不了解,回去的车上让李龙给她详细说一说,李龙便从种棉花播种开始,一直讲到了收获。
有些机械的使用现在就有,比如点播机,中耕机,目前李龙已经搞出来的打药机等等;有些机械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李龙就当畅想一下了,比如采棉机,打杆机等等。
甚至于滴灌等二十多年后普遍使用的技术,李龙现在也在畅想一下,让姜至瑜不停的记着,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亚于是“脑洞”、“科幻”甚至于天方夜谭的东西。
有些她听过或者在报纸上看过,有些都没听过,但姜至瑜此刻却觉得,说不定李龙所说的这些,未来真有可能一一实现呢。
回到李家,姜至瑜看着记下来的满满三页纸,很满意。她这回是有些渴了,吃了李龙切的西瓜,然后洗了手,开心的回去了。
李龙自己也赶紧回到了县里,中午在家里吃了饭后,下午上班时间,便去了县水利局。
杨波的个头不高,不到一米七,长得有点墩实,看到李龙后,笑着说道:
“我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真没想到他给我安排了这么个活。”
“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找不到专业人员,也不认识你们,所以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