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新赛道的开启:完美闭环 (第3/3页)
自己拾的一些也塞到了李强的袋子里,还给李龙说了拾棉花的一些技巧。
所以当天李强拾了二十七公斤,其他同学最高的二十三公斤。
从没拾过棉花的十二三岁娃娃,头一天能拾二十公斤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老聂帮着拾的那几公斤,真不算啥。每天多扎一个大扫把就回来了——他也不是天天跟着,家里没拖拉机,是一头驴车拉着上地的,儿子十六岁的聂新民后面跟着看着学生们拾,顺便帮一把李强。
李龙当天回去后,就给李建国说了李强的事情。
“老聂?我想想啊。”李建国对老聂是有印象的,但偷馒头这事,他还真没记起来,那时候类似的事情不少,印象不深。
李建国记起了老聂,一个不怎么说话的年轻人。
“王明军既然给安排了,那咱们就放心了。一个星期后我还要去拉大扫把,到时顺带着看看强强。”李龙说道。
其实最担心是梁月梅,但现在知道把李强安排到了熟人家里,人家当天就给杀了鸡吃,也就差不多放心了。
没把娃当外人,那说明娃不会被亏待,至于任务,拾不拾得够都无所谓了,家里也不差点钱补上,还求啥呢?
当然李强是挺好强的,每天是拼命拾。
但先天短板是没办法的,实际上他每天真正的能力,也就是在及格线上徘徊,状态略微不好一点儿可能就不够了。
好在有聂新民帮手,每天都是超额。
现在的李家,李娟住校,李强去拾棉花,家里突然一下子安静了,都有点不适应了。
接下来几天,李龙循环在几个地方跑,要把扎起来的大扫把收回来,验收付钱。
每个地方都有负责,他验收的时候就是抽检。因为给任务的时候,李龙已经说了,质量还要提高,所以实话说,今年他抽检的时候,一个不合格的都没碰到。
够一万个大扫把,李龙就直接送到供销社,今年他和李向前一起往州供销社送一趟,顺便去看看钱主任。
无论是李向前还是钱主任对李龙搞的这个大扫把质量都很放心,当场抽检,没发现问题后,连卡车一起留下来,下午直接拉自治区那边去完成任务。
现在玛县的大扫把已经成了金字招牌,大家都很清楚,这不光是玛县供销社的一块硬实力,同样也是州联社的一张名片。
李龙在这边没多呆,中午陪着领导吃完饭,就回了县里。
第二天刘高楼就过来了,他这回依然带来了三车物资。
两车药材是不变的,另外一车装了有一半的羚羊角,一半的皮子。
不过把车子开进供销社之后,下车的刘高楼首先给龙的是不是那些通关单据,而是一个黑包。
每次都有神秘礼物,李龙还挺好奇的。
打开就闻到了一股子味道——他看到了,十个包好的熊胆!
羚羊角论车拉也就罢了,李龙知道那边国家这玩意儿有多少,成群成群的,毕竟那边人少草原多。
但熊这玩意儿,天生他就不太可能成群出现啊——好吧,藏马熊成群翻吃垃圾不算。
一下子就是十个——而且看个头都不小,也不知道是不是小个头的人家都没要。
刘高楼解释着:
“我叔说,那边人喜欢皮子,许多好皮子都送到北面去了。北面冷,对皮货非常重视。但是他们不知道熊胆这玩意儿是好东西,一些猎人根本不要,我叔也是找人才弄到的,其实可以弄到更多,这玩意儿在那边不值钱……”
再不值钱过了关也就值钱了,关税在那里放着呢。
不过和那边人不一样,这边目前还没啥中医黑,虽然现在是崇洋媚外最严重的时候之一,但老百姓还是相信中医的,中医黑没市场。
普通老百姓大都知道人参、熊胆这样的中药材是很珍贵的,所以刘高楼拿过来的时候也有点献宝的意思。
这些熊胆都是晒干的,一个也就几百克重量,不到一公斤的样子。
但加一起也不少了。
这时候已经有活熊取胆汁的技术了,熊胆的价格没以前那么贵了,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不便宜。
“你觉得什么价合适?”李龙问刘高楼,“十个一起。”
“能过一千块钱就行。”刘高楼可没那么大的想法,“我叔也说了,这玩意儿也不可能天天有,取的时候也不知道技术过不过关,所以不一定能卖到高价。”
“行,成交。”李龙点点头,“给你一千二。”
这个价格当然低了,但李龙不觉得有啥,主要是那白糖他这边担着人情呢,还不知道刘高楼办成没有。
“皮子都是狼皮、鹿皮和羚羊皮,有一张雪豹皮。他们那边对皮子也挺重视的,所以运来的不多。”刘高楼给了李龙清单,“三车白糖,我叔让我送来六千美元,剩下的说用我这边的货来抵。”
行吧,比李龙预期的要好一些,他觉得这个刘山民办事还挺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