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秋后小聚,畅想未来 (第3/3页)
,慢慢上道,比以后强。
“那打瓜哩?”贾卫东又问道。
“不稳定啊。像今年,前面口里买家不来,那种的多的不就砸手里了?”李龙没说今天白修名收打瓜籽的事情,说实话,这样没保障的事情,他也烦心,虽然钱赚了,但明年如果他们不来了,他要收了,那就砸手里了。
赚的不踏实。
“也是。就是不稳定,如果能像粮食那样收打瓜籽就好了。”听了种棉花那么麻烦,梁大成有些嫌弃。
“没可能,打瓜籽是副业,经济作物,国家不可能定量收购的。”李龙摇头,“棉花虽然也算是经济作物,但只要种,国家肯定会收,这就是我劝我大哥种棉花的原因。”
“为啥?”
“因为棉花能做衣服。对了,棉花的短绒,还能做火药,你们不知道吧?这可是战略物资!”李龙小声说道,“和打瓜籽那完全不一样!”
一个旱涝保收,一个风险极大,选哪个基本上是不用想的。
四队一直往后近四十年,种打瓜就没成规模的,这玩意儿在县里也一直没成规模,反倒往后,籽用南瓜倒种出了规模,好像说南瓜籽锌含量比较高还是啥的,所以种的比较多。
旅游季过来的时候,许多外地游客把地里大片黄的白的长条的籽用南瓜当成了哈密瓜,闹出不少笑话。
“吃饭了,快进屋了!”杨苹苹在那里喊着,李龙他们不再聊天,往屋子里走。
李龙这才把卤肉和卤菜交给杨苹苹让她装盘。
“龙哥咋还买菜了?”杨苹苹和陶大强一样的表情和语气,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总不能空手过来嘛。”李龙笑了笑。
“你看你说的,你这么一说,我们都不好意思了。”谢运东开着玩笑,“下次到我家吃饭的时候,可不能带东西,不然他们要不好意思了。”
“那有啥不好意思,啥也不带我都好意思。”梁大成洗了手坐在桌边笑着说道,“我脸皮可厚。”
说说笑笑的都上了桌,李龙没看到陶建设,就问陶大强:“陶叔哩?”
“我爸已经吃过,去队里门市部打牌了。现在他们那边可热闹,好几张桌子支起来了打牌哩。”
“那估计我老爹可能也会去。”李龙一听就知道,这是提前把队里的业余文化生活给开发出来了。
“嗯,我见过好几回。”谢运东说,“你家老爷子豪爽得很,门市部老张最喜欢他了。”
老爷子手里有钱,花起来自然方便,买个烟啥的,都是顺手的事情。
大盘炖鱼,大盘炒鸡,大盘炖羊肉,辣子炒鸡蛋,凉拌绿豆芽,再加上李龙带过来的卤肉卤菜,摆得满满一桌。
陶大强拿酒的时候,李龙突然说道:
“等等,我都忘记了,我还带回来苏联那边的酒,伏特加,等等啊,我拿过来咱们尝尝。”
李龙赶紧去了吉普车里把酒拿出来,他就带一瓶,主要是让大家尝尝。
说实话,在刘山民那里他喝过,没喝惯,感觉不香,虽然他基本上也不怎么能喝出酒的好坏来,但喝不惯就是喝不惯。
上面的俄文字谢运东他们也不懂,李龙说这酒在四十度左右,酒精度倒是不高。
现在大家喝的酒普通在五十二度左右,四十度对他们来说,算低度酒。
“来来来,都尝尝,国外弄回来的,咋说也是新奇货。”谢运东拿过酒看完,打开瓶子笑着说道,“一人一杯,先尝尝!”
啥也没吃,先干一杯,五十克的杯子,加上杨苹苹,六个人一喝,直接下去一大半!
“这酒……”喝完,谢运东品了品,“和咱们喝的酒,味儿不太一样。”
“嗯,就是。”梁大成也点点头说。
“挺顺,但味儿不太一样。”陶大强也说。
“我倒是觉得怪好喝的。”杨苹苹抹了抹嘴说,“没那么冲。”
行吧,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
“还是喝咱们的酒吧,这剩下的就留在这里吧。”
“行了,赶紧吃吧。”陶大强拿着筷子让着,“别凉掉了。”
陶家的炉子已经架起来了,屋子里挺热,边吃边喝,很快就见了汗,外套一脱,开始划拳。
而不喝酒的时候,大多聊的还是明年要种的东西,以及冬天怎么把车子利用起来。
“小龙,你后面那便宜车子还进不进了?”贾卫东突然问道。
“可能不进了。”李龙摇头,“不好发货,那边司机也紧张,冬天果子沟难过的很,不好开过来。”
刘山民已经给李龙说了,后面汽车可能就是一台一台的发,这都是顺带着。他主要还是想弄一些像白糖、水泥、鞋子棉衣这样的产品来换取外汇,提高他那公司的知名度,以方便完成任务。
另外这个汽车司机是真不好找,刘高楼找了那一次后,后面人家就不太愿意干了。主要还是果子沟太难过,这钱赚的辛苦且危险。
贾卫东有些失望了。
李龙心说这也没办法,机会就那么一回,稍纵既逝,能抓住就抓住,抓不住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