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寻找皮衣货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寻找皮衣货源 (第2/3页)

能评个高等。

    “差不多。”李龙也看到了这一点。

    本身李龙李俊峰他们检查零工拾棉花就挺严,加上平时杜春芳带着老太太们在院子里又二遍除杂,这棉花看着就不一样。

    “16号,棉花杂质0.09,一级!”

    随着质检员报号,旁边卖棉花的一个个都惊了。

    主要是今天到现在为止,这是头一个一级!

    “嘿,我都卖了三趟棉花了,这头一回看到有一级的!”

    “那得看看,看看人家一级啥棉花……”有些人自然是不服气的,都凑了过来。

    “过磅过磅。”工作人员过来对着李龙他们说,“抬下来先过磅,然后除皮。”

    这时候还和后世不一样,后世全是拖拉机,没马车驴车的时候,过磅是连车带棉花一起先称,称完之后把棉花卸掉后再给拖拉机和棉花包过磅,这样直接除皮。

    现在还没这那么先进,直接就是把棉花包抬到磅秤上过了,全过完之后,再把棉花倒在晒场上,拿着棉花包去除皮。

    那省事的工作人员直接数包的数量,除皮的时候就只称一个皮,剩下的一乘就完事了。

    李家的棉花过了磅,这一趟过来一共拉了五吨一,还有一些没拉过来,装不下了。

    除去杂之后,李家人开始往晒场上倒棉花,这些人一开始还真不服气,等看着李家把棉花倒出来之后,一个个不吭声了。

    人家的棉花就是干净,几乎看不到多少黑黄叶子、黄毛毛之类的,也没乱七八糟的东西。

    “看到了吧?这就是一等!”工作人员也借机宣传,“拾棉花的时候认真一些,拾干净了,这棉花评的等级就高!人家的衣份也高,四十一!这收这么多天棉花了,头一回收这么高衣份的!”

    李龙早就看过了,一等棉花一公斤两块二毛三,这一趟棉花就卖了一万一千多块钱。

    不少了!

    虽然成本也高,但这一下子收到这么多钱了,平时挺严肃的李建国脸上也是带着笑。

    全部忙完已经到了中午饭点,于是就在外面吃了一顿,然后开着车回去。

    李龙就没跟着了,他把卡车开回到收购站,和老爹说了一下今天卖棉花的情况。

    老爹李青侠现在每天经手的钱都在几千上万,对自己大儿子种的棉花一下子入手一万多,感受就没那么深,不过他也觉得这种棉花是有前途。

    “明年那盐碱地要种棉花,能不能行?”李青侠问道,“今年盐碱地上的化肥可不少。”

    “收得也不错啊。”李龙说道,“这两天我哥要把那块犁出来的盐碱地边上开排碱沟,浇冬麦的时候把地好好浇一下,把碱排一排,排完之后明年种的时候把化肥上好,应该能成。”

    今年种棉花的那块盐碱地虽然出苗率没其他地高,棉花的产量也不算好,但咋说也比种麦种苞米强。

    就按现在的棉花产量和价格来算,一亩地毛收入也有三百了。付出的成本往高里算也是一百五,这样还有一百五的净收入。

    今年开垦的这块盐碱地是两百八十亩,按这个价格算的话,一年净收入就能达到四万多,傻子才不种!

    现在李龙是有点子明白上一世为什么有些本地的大地主能最后种到上万亩地了,不都这样一片一片的卷出来的吗?

    只不过那一世有些人能种这么多地,是银行有关系能贷出这么多钱来,他是自己有家底,钱足够,也负担得起这个风险。

    接下来李龙就没天天去棉花地了。从开始拾棉花到最后卖棉花,这个过程他相当于跟着走了一遍,程序理顺了,他相信无论是大哥李建国还是侄子李俊峰都能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

    李龙也有自己的事情,刘高楼打来了电话,说这趟过来希望能够拉一车棉鞋,最好能有棉皮大衣之类的东西。

    “哈国这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冻人了,现在棉鞋和棉皮大衣严重缺货。我二叔说这玩意儿只要拿过来就能换钱,换美元!畅销得很!比白糖还畅销!”

    李龙就只能给白修名打电话问情况,其他的他也没途径啊。

    “棉鞋是没问题的。”白修名说道,“有货,要多少有多少,棉皮大衣就没办法了。”

    “棉鞋丑点儿没事,但不能是劣质的啊。”李龙强调,“过来我是要检查的,劣质的我可不收货。”

    现在某地的劣质皮鞋、羽绒服还没曝出丑闻来,所以大家并不是很在意。

    要等到苏联解体,大量的这类商品销往东北过去后,那时候才曝露出来,而且一下子就把国内这些产品的信誉给打下去了。

    十几年没恢复过来。

    棉鞋有了着落,接下来就是棉皮大衣。

    玛县虽然没有制衣厂,但是有皮革厂。

    李龙知道县皮革厂会进行皮革制品的粗加工,也就是说要把收来的皮子加工成坯革,至于会不会进行精加工做成皮衣皮具,他还不清楚。

    既然不清楚,那就去问问,于是李龙就开车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