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门徒求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2章 门徒求义 (第3/3页)

 “这刀今后便是你的佩刀,你先入我近卫部曲,做我亲随。”

    看着这少年有勇气手刃仇人,刘备点了点头:“以后,住到我家去吧。”

    养育忠勇袍泽之子,这既是刘备的承诺,也是应做的本分。

    “郎君,封要为父守孝,当结庐而居。”

    陈封摇了摇头:“封不求郎君施恩,只求郎君教封学问。家父常言道义,封要替家父行未尽之义。”

    说罢,朝刘备行了效忠之礼。

    他明显知道刘备让他住到家里是什么意思,但他却打算结庐守孝,并以家臣门徒自居。

    这十二岁的孩子,看起来颇为倔强。

    “有志气!”

    刘备赞了一句:“陈封,从今以后,你便是我首徒。你无需结庐,为师也在守孝,入得为师家中,也是为你父亲居丧。”

    这孩子胆大自强,确是值得培养的人才。

    也是值得信赖的近卫。

    “封拜谢恩师。”

    陈封磕头到地,再度行了拜师之礼。

    ……

    从这天起,刘备有了第一个门徒。

    陈封平时是个沉默寡言之人,孤僻不合群。

    这或许是因为他从小耳朵就不太好。

    这耳疾是天生的,倒也不算太严重,不至于影响日常交流,只是不容易听到远处的声音,也就是对细微震鸣不敏感。

    倒是刚好和他父亲九尺相反——九尺是个耳力极好的人。

    但有失必有得,这先天耳疾,倒也使得陈封不易受到嘈杂纷乱干扰,从小便颇有专注之心。

    当然,这专注可能有些太过,以至于这孩子又直又倔,认定了事便难以转圜。

    他要学义,这显然是承自九尺平日的教诲。

    但少年人心里黑白分明,很容易将人简以好坏,刻以脸谱,会失之单纯。

    如陈封这样的倔强孩子,就更容易将义理视为固化的条律——但若是这样,那便反而没了道义。

    因此,刘备没有急着教他,而是让他先随卞姬做事,让卞姬先教他识文断字。

    卞秉便是卞姬教出来的,既懂圆滑世故,又能持身守义,只是少了些胆气血性,正该与陈封相互以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