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下将乱 (第2/3页)
详谈。”
刘备伸手邀温恕入了庄园,遣走部曲,在园内凉亭与温恕单独交谈。
其实刘备和温恕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但两人都没说什么客套话,虽没见过,却都互不陌生。
“我此来,一是为了感谢玄德解了流寇之祸……”
温恕把姿态放得很低,看起来也很焦虑:“二是为了求教玄德,恕当如何保命。”
“解流寇之祸的是府君以及府君新辟得的三位军司马,与刘某无关。”
刘备已经收了各家的粮食,自然是不会再收功劳的,只对温恕所说的第二事有兴趣:“至于保命……府君何出此言?”
“玄德应当知道,袁司徒于我有知遇之恩……”
温恕缓缓讲述着,讲得很细。
他口中的袁司徒,是袁隗。
其实温恕一点都不想得罪涿郡的地头蛇,他是来当官的,不是来探险的……他也没打算当什么过江龙。
但是,温恕是袁隗在熹平年间担任司徒时举荐的,初入官场便是担任袁隗门下的司徒掾吏,身上的烙印除不去的。
回了涿郡之后,温恕得知刘纬台三兄弟背后有袁家资助——但这三人搞出流寇裹胁,最先受害的却是温恕……
若不是刘备解决了流寇,一旦流寇裹胁壮大,温恕不仅有失土残民之罪,而且还很有可能死在流寇手里。
所以,温恕确实是要感谢刘备的。
不过,流寇这么一闹,袁氏马匹商路便断了,方城转运场也什么都没剩下。
商路断了其实不算太严重,但转运场没人了就很麻烦了。
虽说此时方城豪族张南重建了转运均输部队,但这只是保护转运场的军队而已,搞运输的青壮现在是一个都没有……
刘纬台与乐何当能在极短时间里拉出那么多青壮,以至于刘备收到消息时都裹胁到了上万青壮的规模,就是因为一开始就从方城转运场裹胁了大量苦力搬运工。
这些熟悉转运事务的青壮没了,想要重建运输事务,得重招人手重新布置,要花很多时间。
若是涿郡有粮有人,那也好说,但涿郡田地被烧了那么多,今年肯定缺粮。
而且此时各县还没有县令,也没有管事的吏员,从官吏到民夫全都缺,还被刘纬台烧了仓场掠走了库存……这种情况比啥都没有还麻烦,这是负债状态。
这就意味着,幽州的物资转运会因此中断很长时间。
幽州边地物资匮乏,除辽东之外,其它各郡的粮食物资都靠冀州输送补充。
若是边地断了粮,温恕就必须背这个黑锅。
袁家似乎并不在意温恕的死活……
或者说,是袁家有人不在乎袁隗门下官员的死活,不在乎袁氏的商路会不会断,不在乎幽州会发生什么事……也不在乎大汉的安危。
若是幽州边地长久得不到粮食与物资补充,边军会不会造反?
邹靖与刘虞,还有上谷、渔阳、辽西三地胡骑督,此时全都在为出塞反制鲜卑做准备,目前都在与各处乌桓头人商议合作。
这种合作是只能用粮食与布匹来谈的,幽州每个人都知道,若是想让乌桓人冬季出兵相助,或者哪怕是保持中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