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章 就喜欢大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7章 就喜欢大的 (第2/3页)

身,此前是县尉,这次辟为长史,都是符合其身份且匹配其功劳的佐贰官。

    且边防要地,长史这种佐官最好没有特别大的家世背景,否则很容易以其家世干扰军务,刘备这种就刚好。

    各方面都刚好合情合理——这就是典型的向上管理,邹靖刘虞等人是在帮朝廷做选择,这个坑位暂时只有刘备是最合适的人选。

    广阳长史这个官职对刘备而言当然是很不错的,幽州刺史、广阳太守、护乌桓校尉等名义上的上司暂时全都算是一伙的。

    驻地在蓟县,离家也近。

    刘备此时的工作也简单,就是屯田,因为边地防务邹靖等人早已经安排好了,不需要刘备操心。

    而且,边郡长史的职权也很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决定屯田的地方。

    所谓实际情况嘛,那当然是在拒马河沿岸屯田。

    河湾土地肥沃,又紧临边地,确实是最合适的地方。

    所以,刘备其实是在家上班的……

    家里那些兵马部曲,也有了真正合适的名义。

    郡长史是有权直领部曲的,虽说算是文职,但实际上是军政一体,可领一部屯田兵。

    而且,长史虽是佐贰官,但也是正经朝廷命官,可以自行辟用属吏。

    属吏之首自然是简雍,他辞去了涿县功曹职务,担任了刘备的门下主簿,也就是秘书长。

    关羽担任屯田司马,统领部曲,是武吏之首。

    张飞没有直接入军任职,而是以家臣身份担任了刘备的近卫长。

    牵招升了职,但他并不隶属刘备,他被升为护乌桓校尉部从事中郎,看起来只多了个中字,但职权高了很多。他现在算是高级参谋,可以参与决策与外交谈判,仍领汉军本部,协助刘备屯田并处理乌桓事务。

    眼下所有的事都围绕着粮食开展,也没人掣肘,刘备手里又有几千壮劳力,便沿着拒马河开荒,将西河亭的田地与拒马河新亭连成了一片。

    这片地方大部分属于涿郡,小部分属于上谷郡,虽然离广阳确实近,但完全不在广阳地面上……

    不过温恕对此视而不见。

    这是军务,刘备也没占用别人家的土地,自然也就没人管,连收税都是由刘备这个长史自己安排。

    军屯通常情况下其实也是会雇佃户的,刘备手里有五千壮劳力,也就全都成了屯田佃户。

    不仅如此,刘备还和牵招一起组织了几个亲善的乌桓部落,在上谷汉长城一带就地屯垦,尝试让他们编户为民。

    有三个小部落,将近三百帐乌桓,一共大概一千四百人,作为牧苑胡民,落户在了刘备的长史监胡部。

    付出的代价是为他们提供一些生活物资,比如粮食种子、耕种器具、盐、陶器、铁釜等等。

    不过此时刘备手下没有合适的人担任监胡掾,乌桓人便暂时由牵招管着,牵招和这些乌桓人比较熟。

    这些乌桓人会尝试耕种,同时也会养马,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募其为兵。

    这也是为了确保安全,有这些乌桓人在北边挡着,刘备这里才能安心屯田。

    屯田的日子相对比较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